父子唱和

热度 14已有 594 次阅读2012-6-2 22:06

     前几天,弟在电话中讲到,要找我借盆接漏。屋外大雨,屋内小雨,脸盆不够用。想起小时候,家贫屋漏,为了让我们仨睡的安稳,父母在床上为我们打伞。回首那段艰难岁月,唏嘘不已。昨晚上,父亲来短信写到:
空活六十载,手头无剩余
一生付流水,佛道皆不留。
    感叹其人生艰难。他一生游走于佛道之间,却不得佛道的洒脱。借佛道之名,得以养家糊口。近年来,人心不古,同道之间,互相拆台。目前,其已无红白喜事可做。原先想成立乐队,结果所托非人,挖其墙角尤甚!屡次想建高楼大厦,摆脱屋漏之凄凉,屡次不得志。
    第一次想建房子,因我读书和生病,只得作罢;其实,他是非常希望,我不读书,和他一起赚钱的。他的见识不高,没有乡邻那种砸锅卖铁供子读书的觉悟,从来不以读书是改变农村人命运的念想。时至今年,他的念想倒越发接近真实情况。中国的书,有很多都不用读的,读了也改变不了命运。这种先见之明,却是由一时短视所起,真是时代的悲哀。
   第二次建房子,遇到弟弟出车祸。如今,弟弟虽拣回一条小命,但是家里两栋房子,全部都下去了。符合现代社会原则,一人生病,全家赤贫;教育与医疗,两大剥夺之利刃。更可恨的是糟糕的教育,读书读穷了家庭不说,学得的都是一些无用的知识。从小的说,不能以所学,使得家庭脱贫,还要被沦为打工仔,为着一个光鲜的被剥削的机会,挤破脑壳。从大的说,不能以所学,报效国家。盖萝卜招聘,讨厌那种搅局者。
   原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根本不能致富。只会彰显富二代,管二代的纸醉金迷。有些人为着成功,费尽心力,有些人却想不成功都很困难。这一切,不是源于他的奋斗,而是源于他的DNA,或者说一种新的世袭。中国已无贵族,只有富人。富而不贵,贫且益娇!
    今天忙了一天的着色,没时间回复他的短信。趁加班的时候,聊写数语以宽其心。
  莫道六十无积蓄 ,十里乡村留孝名
  钱财本是身外物,一旦缺少真不行
  世俗险恶非佛道,磕头送礼攀人情
  秀于风林毁誉多,须向内心求安宁
父亲了无积蓄,然家风平和,我和妹妹皆能独立自主,与人为善。惜弱弟依赖心较重,所遇较坎坷。
爷爷无良,父亲对其并不是太好。窃以为,父慈子孝。孝从来不是单向的依从关系。父亲给予生命,不见得就能享有子女的所有,左右子女的生活。
不孝有三,然世人皆知无后为大,不知其余更为重要,其一曰:忤逆;其二曰:愚孝。愚孝即是,那种封建依从关系,强调父权。
   故世上也有不是的父母。现代尤甚。盖以溺爱、残暴隳其灵窍者,尘出不穷。
   我对父亲,经常与其争论。家风之中,从来没有父亲就是权威,子女就得听从他的。而是,谁有道理就听谁的。欣赏,西方哲人所言,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中国乡村,面临伦理道德的重新解构以及重建。现代文明对传统伦理冲击,使得传统乡村伦理消亡殆尽。乡村已无文化,亦无根,城市尤甚。别看城里有高楼大厦,有现代化的交通,有科技之白昼,却没有城市的灵魂。钢筋水泥筑不起幸福安康。城市若不能使生活更美好,则会成为锁困现代人的牢笼。科技如巨大的网,网住异化了的人类。中国并没有后现代的市场,只有对西方亦步亦趋的傀儡。前面,他们假冒伪劣,人心败坏,我们跟着就造假了,沦丧了。说什么后发先至,还不是先污染后治理,甚至是只污染不治理。可以吸取经验教训,只不过停留在口号中而已。
   又跑题了。
  父亲对爷爷虽然不是太好(因其对父亲及我们都非常不好),但还是一直照顾他直到他过世。有时候,我们愤愤的说,凭其对待父亲和我们的言行举止,父亲完全可以不理他,任其咎由自取。但父亲其实是一个渴望家庭温暖的人。对待亲人,总是有恻隐之心。
  我的父母于2001年左右开始主动照顾姥姥,一照顾就是7-8年;乡里乡亲,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莫不看在眼里,念在嘴里,羡慕在心里!父亲可怜生有四子而不养老的姑奶奶,照顾瘫痪的她近两年。虽然,养姑奶奶用的是她的退休费 ,但是,照顾瘫痪的病人不是简单用钱能衡量的。何况,她的退休费并不高。若不是,父亲怒其遭遇如此悲惨遗弃,仍然不悔悟。其四子将责任与风险尽转嫁于尚未脱贫的我家,姑奶奶仍从之,回护其子;盖世间之父母,为子女谋划到无我之境,让人感叹。却也让人悲愤(吾村有老叟,愤慨生五子而不养,投井自尽)!有多少罪恶,皆是惯纵而来?临死皆不悟者何其多哉!
    父亲是一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一旦被激怒,就不会再留情面。两年的尽心照顾,不敌血缘之亲。姑奶奶在五个子女的推卸之中,饿而且病,不久即过世。临回武汉之前,向父亲哭着念叨,病好了再回我家。父亲回之,不回也罢。若我,可能做不到这么决绝!但父亲脾性如此。对着脾气,虽吃大亏,亦不悔!不通情理,寸气必争!父亲有时候并不听我的话,当然我也不太听他的话。当时,接姑奶奶下来住,他是背着我拿主意,等我知道,已是既成事实。他知道,我会反对。因为我的亲情观念,被无情的亲戚,早就磨消殆尽。但若姑奶奶不病,我也是反对送她回武汉的。父亲甚至打算换一块殡葬之地,留与姑奶奶。遗憾的是,你当她以亲人,她有她的更亲之人。血缘,到底值得生死相托么?他们配么?
   对我好者,若亲与友;对我不好者,虽亲不若陌路人,老死不相往来。
  农村要败亡,首先在孝道。孝道一失,温情不再。如今的乡村,已经没有往日的温情。虽父母子女,金钱至上,冷漠至下。
  父亲是一个老愤青,看不惯这也看不惯那。虽然,他自己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和不讲孝道,不讲礼义廉耻的大多数的乡亲比起来,至少,他于大道无缺,于细节则不足。
  同时,乡亲这个概念,恐怕也只能短暂存在了。快到了有乡无亲,有乡不亲的地步了。人迟早会因为自己的自私,给自己下一个大大的套子。套住了别人,更套住了自己。让大家都活在冷漠与隔绝之中。迟早,宗教的兄弟友爱都化不开这些冷漠。
  农村追逐着城市,正在丧失千年的传统。千年的温情社会,正在加速异化成可悲的城中人。如此,我并不可怜、同情这些曾经淳朴的农村人。他们会付出自己的代价。若不自救,也不值旁人为其牺牲!
  从此,只关心那些值得关心的人。不让另外一些人的冷漠,凉了我的心。他们的罪与苦,自有相关的人来受。明白了鲁迅的悲伤,近似那种绝望的悲伤。而我,没有那么多的悲悯。
  胡言乱语,可以不听!

路过

雷人
10

握手
3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meteor 2012-8-23 15:10
百善孝为先,我“记在”心里。
回复 梁金昆 2012-12-14 09:20
难得一见的好文章!孝道和安贫,是老实中国人的道德底线。
回复 guoguo 2013-5-26 20:27
写的很贴切,生有感受,为学业父亲花费了大部积蓄,学来一些无用的东西。混了张文凭,糊了口饭吃。游子他乡,父母年事已高不能常在身旁照顾,为了生存在这个社会有太多的不得已。
回复 卡布奇诺 2014-6-5 20:21
深受感触,很有文艺范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