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一个非常重要、但却画错了的图

热度 28已有 826 次阅读2012-7-22 11:22 | ,

每次看日本《射线探伤B》,我总禁不住掩卷叹息:日本的RT精英们,你们离一个重大问题的解决,仅有一步之遥,怎么止步不前了呢?

众所周知,主因对比度ΔI/Ip=μ.ΔT/(1+n) ,公式中除了缺陷厚度ΔT之外,关键参数是μ/(1+n)。其中,线衰减系数μ,和管电压(射线能量)有关,其中的散射比n,也和管电压有关,那么,μ/(1+n)与管电压应该是什么关系呢?这显然是个很基础、很重大的问题。

日本的RT精英们不是不想解决这个问题,《射线探伤B(李衍译本)58页图3.9,就表明他们想解决这个问题;可惜的是该图把本该自左向右逐渐上斜的曲线画错了,画成了自左向右逐渐下斜的曲线了。1987年在大连RT高级班,我就说,这个图错了;后来,听我的老友说,日本学者也承认这个图画反了。但如果把错误纠正过来,应该看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图。

图的纵坐标是再生系数(1+n),下横坐标是线衰减系数(0.12.0cm-1,请注意,原图标注mm-1,也错了),上横坐标是线衰减系数对应的射线能量(从大约从20048KeV)。以透照厚度20mm钢为例,射线能量从200 KeV降至48KeV,线衰减系数却从0.1升至2.0cm-1,再生系数(1+n)也大约从1.5上升为3.2。由修改后的图可知:

1)    当工件等其它条件不变时,管电压升高,线衰减系数减小,散射比减小;

2)    线衰减系数和散射比有上升关系,线衰减系数μ大,散射比n也大;但u/(1+n)与管电压关系,可能有极大值处。很可惜,日本学者当时没做这方面研究;现在情况如何,我不知道。


路过

雷人
28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8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丁伟臣 2012-7-22 20:16
在我们的射线检测2级培训材料中有相关u/(1+n)的资料,可联系我!
回复 wjjxuey 2012-7-25 07:04
丁工,可否提供您所说的该部分资料,不胜感谢!
邮箱可以PM。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