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暗室安全灯的一些问题

热度 23已有 872 次阅读2012-6-13 12:02 | 安全灯,

----学习GB/T6846-2008的笔记

0 序言

笔者2012-3-16发表了《RT琐记: 暗室红灯亮度及其安全测试》日志和朋友们发表了讨论灰雾度的一些帖子后,朱从斌先生发帖子表示: GB/T6846-2008《摄影 ISO安全灯条件的确定》,将是JB/T4730.2相应修改处的参考内容。于是,笔者找来了GB/T6846-2008标准,并写了如下的笔记,算作学习收获吧。虽然,单位开展业务,主要执行JB/T4730,但客观地说,GB/T标准,因为等效采用ISO,对我们编写教材、学习知识,还是很有用的。本文,如有不当,请指正。

1 学习收获

1.1 “安全灯”这一术语

该标准引言中,开头一句,就对“安全灯”这一术语进行了定义。笔者根据原文进行了如下通俗性修改:

在摄影学中,“安全灯”这个术语用于描述一种暗室光源,它为使用者提供了充分的时间进行操作,但对感光材料的密度,不产生可察觉或可检测的变化。

1.2 察觉或检测感光材料密度变化的方法

(1)用对比法目视。这是丁伟臣先生一直坚持的,也是我反对的,这再一次证明了丁先生是对的。

(2)用精度0.005的密度计测量。我以前主张的密度计精度为不大于0.01,显然大了一倍。(笔者注:关于密度计,标准还有误差0.5%等提法。因为我不理解而略去,读者应以标准为准。)

1.3 什么是安全灯的“安全时间”?

标准第3.14是“安全时间”的定义;然而,笔者认为,该条的小注却更重要。为此,笔者进行了修改,并定义如下:

设安全灯的安全时间为T,设按本标准试验条件下,第一个可察觉胶片密度变化时间为T1,未察觉胶片密度变化最大时间为T0,设TxT1T0几何平均值,即TxT1T0乘积再开平方,即

Tx=(T1XT0)1/2              (1)

则定义

T0.5Tx                  (2)

例如,笔者在《RT琐记: 暗室红灯亮度及其安全测试》日志中所举例子:

T1应为6minT0应为5min。在该文中,笔者认为: 5min,是安全时间。然而。按这个标准,则应认为T是安全时间:

T0.5 (6minX5min)1/2=2.7min

仔细想来,也确实是如此:T1=6min时,认为:5min,是安全时间,是不保险的,不安全的;2.7min,则是可以保证安全的。

1.4 操作时间Ts超过实测的“安全时间”T,怎么办?

通过以下措施,使TsT:

1)减少安全灯的功率;

2)拉大安全灯与操作层面的距离;

3)加厚滤光片。

(笔者注:以上措施,此标准并未具体规定,是我编写的。)

1.5 试验种类分为“前曝光”和“后曝光”

前后曝光,是指胶片接受形成正常影像----射线曝光之前和之后的安全灯曝光。笔者以前日志中所谓的“弱X射线曝光”,应理解为“后曝光”。标准前言中有下面一段话,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如果在简单的“灰雾试验”的灯光条件下,密度没有变化时,通常假定这些条件是安全的,这经常是不正确的。这对许多材料都不合适,……,它们的影像区可能比未曝光区更敏感。

2 结束语

由于该标准内容涉及各种感光材料,不只射线胶片,还有可见光黑白和彩色胶片,以及相纸等,由于我缺乏摄影专业知识,加上标准翻译语言艰深简练,致使我有不少条文看不懂,只能就我的理解写上述几条吧,而且尚不知对否?

相信JB/T4730.2的修订者们,会吸收GB/T6846-2008内容,结合射线胶片暗室处理实际特点,编出关于安全灯切实可行条款来的。


路过

雷人
22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丁伟臣 2012-6-13 19:30
暗室处理控制一直是我们日常工作中较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慢慢地让所有的检测人员认识到,并将其落实到工作中,这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回复 朱从斌 2012-6-13 20:21
谢谢梁老给予的解释。
回复 朱从斌 2012-6-14 08:39
丁伟臣: 暗室处理控制一直是我们日常工作中较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慢慢地让所有的检测人员认识到,并将其落实到工作中,这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
老丁,正如您所说,暗室处理控制一直是我们日常工作中较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慢慢地让所有的检测人员认识到,并将其落实到工作中,这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这次射线修订,一直在考虑把暗室红灯安全时间的控制纳入标准进来。可察觉的黑度变化除了目视检测评估外,也考虑采用黑度计进行测量,但采用GB/T 6846精度的黑度计和要求的黑度变化在目前国内可操作性不大。结合目前国内厂家采用的黑度计的误差范围和标准的要求(JB/T 4730.2-2005要求黑度计偏差在0.05范围内),也与目视评估的水平保持一致,修订为采用黑度计测量时,在此次修订的标准中把0.05范围内的黑度变化不作为可检测的黑度变化来考虑,这样在尽可能的保证暗室红灯安全时间的前提下,也提高了可操作性,这样修订听听您的意见。
您在2012.3.16发表的帖子也提到了以0.05作为黑度测量的观点,我比较赞同。
回复 丁伟臣 2012-6-14 11:15
谢谢老朱的观点!强烈支持!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