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 TOFD检测时余高造成的深度误差与图谱的有效性问题

[复制链接]
查看5829 | 回复0 | 2015-10-23 17: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纵缝外侧检测时,由于曲率,有一个弓形盲区;由于余高,在母材上与焊缝上底波也可能会有几个毫米的差异。之前看到强总做过一个焊缝余高中心裂纹可否检测出的模型,余高较大时,余高中心的裂纹是检测不出的,如图,余高造成的深度差异是由于椭圆中两条线之和造成的,不是简单的余高高度造成的。

今天调仪器时,发现纵缝内测时,各参数都正确时,所测焊缝深度加上弓形的弦高,总是与实际焊缝厚度相差2到3mm;
而从外侧进行检测时,母材上的厚度减去弦高与实际焊缝厚度基本相同,但是到焊缝上反而测深降低5个mm。

此纵缝厚度90,2通道pcs249,弦高9。外侧检测时,测得母材厚度81,焊缝厚度76。内侧检测时,母材厚度101(应该是人为造成),焊缝厚度105

有分析说扫查架探头固定脚松动,造成pcs变化,计算后假如单边探头pcs缩小5mm,深度会改变4mm,一般余高造成的深度误差也有约2mm,所以固定脚移动3mm造成这个问题也有可能。

但是调节仪器有个问题:标准上要求所测深度误差≤2mm或者焊缝厚度的3%,取最大值。假如,由于余高等原因(排除扫查架等人为因素),造成所测深度误差大于以上要求,所检测的图谱是否有效呢?

话说回来,我们检测50mm以上厚度的纵缝时,应该如何调节pcs与时间窗口?
在标准要求在试块上调节,但是检测时曲率造成扫查架无法满足探头耦合的效果,需要折弯扫查架,重调pcs。
标准上说多通道调节灵敏度时,除一通道可以在工件上调节,其他通道要在试块上调节灵敏度。
        我认为检测50mm以上纵缝时,可以在试块调节好pcs与时间窗口,然后在试块调节好灵敏度(当然标准上要求调节时与检测时耦合剂相同),到工件时先在母材上调节pcs(调节时扫查架方向要与扫查纵缝的方向一致),调节变化的时间窗口,表面补偿增加4dB。
        1.灵敏度应该不再去调节(由于探头相对的角度变化造成的声束方向改变,灵敏度变化不去考虑);
        2.确保在母材上调节pcs与窗口的正确性后,不用纠结在焊缝上检测时深度的差异,图谱都是有效的
新标准要求调节好仪器后,扫查一副图保存,此图可以在母材上、焊缝上先后扫查,期间不停止扫查,合为一副图;检测完后也可以如此保存一副图,
以方便以后解释造成深度差异的真实性。
        不知这么理解可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