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焊缝UT琐记:建议标准取消对扫查面粗糙度的要求

    [复制链接]
查看24242 | 回复24 | 2012-3-4 06: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梁金昆 于 2012-3-4 06:30 编辑

1 建议
      JB/T4730.3第5.1.4.1b)规定:
      探头移动区应清除焊接飞溅、铁屑、油垢及其它杂质。检测表面应平整,便于探头扫查,其表面粗糙度Ra应小于或等于6.3μm,一般应进行打磨。
     我建议将第5.1.4的“检测面”改为“扫查面”,这样,与JB/T4730.10就统一了,而且建议上面文字做如下修改:
    扫查面应平整,便于探头移动。探头移动区妨碍检验时,应进行处理,一般应进行打磨。
2.我的理由
      去年6月16日写过一篇《关于UT扫查面粗糙度的四点意见》的日志,似乎已经讲了一些理由。我认为扫查面的探头移动区主要是在钢板或管子表面(粗糙度大约为6.3-12.5μm),而对钢板或管子这些材料进行UT时,并未对其表面粗糙度提出要求。我认为,打磨的主要目的是:清理飞溅,氧化皮,处理不平整。因此,也没必要再对扫查面提出粗糙度的要求。
      ASME V (2007版)第4章焊缝超声波检验方法T-471.5表面制备规定:
      当母材或焊缝表面妨碍检验时,母材或焊缝应进行处理以满足可能的检验。
      以上,当否?望沟通!
ZGP | 2012-3-4 10: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1:}
xcb526 | 2012-3-4 12: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严谨!
xcb526 | 2012-3-4 1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1:}
丁伟臣 | 2012-3-4 15: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丁伟臣 于 2012-3-4 15:48 编辑

由于不同的检测要求因而有不同的表面耦合要求,比如铸件的总体粗糙度较大、锻件的粗加工也很难达到标准的高要求、同时焊缝的情况更复杂,有点是在用检测,有的是制造过程检测,如此规定 “探头移动区应清除焊接飞溅、铁屑、油垢及其它杂质。检测表面应平整,便于探头扫查,其表面粗糙度Ra应小于或等于6.3μm,一般应进行打磨。”,无法确保执行。
相反,由于此规定形同虚设,慢慢得不到检测人员的重视。。。。,接着忽视。。。。接受没人关心。
伟臣答疑回来啦!
滚烫的小米粥 | 2012-3-5 12: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对,真正关心的应该是能不能探伤,至于到底是6.3或者其他的意义不太大,而且很多的企业不具备精加工的能力,很多加工件粗车后就能使用了,所以像梁老这样说就算符合标准的严谨性,同时也方便探伤工阅读操作了。
liuhonghui | 2012-4-7 15: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uhonghui 于 2012-4-7 15:31 编辑

好像磁粉,渗透与超声部分对表面粗糙度的规定也不完全一致,还有要求12.5μm的。学习ASME可能比较好吧,特别是对管子对接焊缝试块,试块的材料从产品的的余料上割取,试块干脆叫calibration block,校准试块。校准试块也可以带着堆焊层,与产品保持一致。
weisuo21 | 2012-4-9 16: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检测面的光洁度确实对检测结果又较大影响。
czl343608193 | 2012-4-16 22: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1:}
<img src=&quot;static/image/smiley/comcom/1.gif&quot; class=&quot;vm&quot;>
丁伟臣 | 2012-4-17 08: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检测面的粗糙程度不应由标准给出具体的要求,而应根据实际情形,作为检测最重要的部位交由检测单位进行控制,落到实处!
培训过程中应强调该项内容,不应进行一次性规定,否则------学员如此考试、工作如此进行,而道理。。。。
再次说明了,培训在授证体系中的重要性!
伟臣答疑回来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