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注核辐射_采访常州市疾控中心辐射防治所所长朱建全

[复制链接]
查看3656 | 回复1 | 2011-9-2 22: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zgyr 于 2011-9-2 22:58 编辑

周逸敏 董秀晴 沈泽伊   发表日期:2011年4月12日   网络编辑:杨洛平
http://www.cz001.com.cn 2011年04月12日 07:56 常州日报
    今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9.0级强烈地震,强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引发核泄漏事故。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3月26日在黑龙江省东北监测点的气溶胶样品中检测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之后,我国绝大部分省市陆续检测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但是检测到的辐射剂量均在10贝克-4贝克/立方米的量级及以下,小于天然本底辐射的十万分之一。近日,又在我省等一些地区检测出极微量的铯-137和铯-134,专家表示,这些均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影响。
    但是一些对这方面知识不甚了解的群众却仍心存疑虑。“其实,根本不必害怕。”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与辐射防制所所长朱建全说,“我们常州有一张严密的监测网,一有异常就会立即采取相关措施。目前,常州检测到的辐射剂量均在10贝克-4贝克/立方米的量级及以下,市民不用担心。”
    我市三种地形地貌都有监测点
    “先说一说,什么叫本底辐射、外照射和内照射?”朱所长先介绍了几个关于辐射的基本概念:“我们生活在具有天然的辐射环境当中,包括宇宙射线,周边建筑物以及地表土壤、岩石等各种材料都存在一些天然的放射性,它们放出的射线就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中,这样环境中就有了一个基线,叫做本底水平。外照射是指来自人体外的放射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内照射则是放射源进入人体内部,对人体产生的照射。”
    对于核辐射的监控,我市早已形成了一套非常科学规范和严格的监测制度。常州全市面积4385平方公里,在这块土地上有人口稠密、建筑众多的城区,也有人口密度较小的郊区,还有人烟稀少的山区。要取得准确的监测数据,就必须对这三种地形都安装上警惕的“眼睛”进行监控。虽然,我市的土壤与岩石差异并不大,但是为了避免这些因素的干扰,辐射专业的专家,走遍常州城乡,选择了最有代表性的这三种地形,隐蔽地安装了辐射监测元件来对常州市的空气核辐射情况进行监测与掌控。这类元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接受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并且储存,专业人员每3个月更换一次元件,并借助特殊设备对更换下来的元件内的辐射量进行检测和计算,从而确定是否有辐射量出现异常的现象。
    对于我们每天要饮用的水,我市每时每刻地进行监测。专业人员也通过提取上游水的样本检测水中总α、β射线的含量,如有异常立即采取措施,以防市民喝到含有辐射的水。因为一旦放射源进入人体内部,产生内照射,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要比外照射更大且更难以消除。
    据介绍,自江苏田湾核电站准备建造起,包括常州在内的周边各省市就已经建立了相应的辐射监测机构并配备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周围的本底辐射进行持续检测,保证市民生活在一个正常的环境中。对现在市内林立的建筑,也经常进行检测,根据这几年检测的数据,未发现放射性特别强的情况。
    警惕的眼睛紧盯着放射源
    “核电站,一方面离我们较远,另一方面我们有一张长年监测的网络,只要有异动,立即就有相应措施。而另一个让我们警钟长鸣的是一些用于其他方面的放射源。”
    朱建全所长给我们讲了几件事。2007年7月13日晚,在山东工作的一名叫步召明的工人下班途中发现一个银白色亮晶晶的链状物体,他很好奇地捡起来拿在手里,爱不释手,不料把玩半小时后开始恶心、呕吐、浑身不适。原来,他捡到是一种叫硒-75的放射源。送到医院诊治时,白细胞已经降到两千多了,后来背部出现了两个很大的溃疡面,非常疼痛,每天需要打止痛针、换药,对身体造成了严重伤害。事后追查,这是XXXX检测公司由于管理不善将这枚硒-75放射源丢失在山东而引起的事故。
    步召明捡到的这个硒-75放射源是用来做金属探伤检测用的,新的放射源应该是100居里,出事时这个放射源已经衰减到了只有9居里,仅剩9%的活度就造成了这么严重的伤害。
    这样的事,在全国并不是孤例,再早几年的2004年5月31日,上海金山也丢失过探伤仪中的放射源,造成周围市民的恐慌。类似于这样的放射源丢失事件已经发生过好几起,其根本原因还是管理部门的疏松,放射源的使用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严密监控,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
    有鉴于此,常州很早就规范了放射源的使用、运输等各个环节,严格管理。
    医院里也普遍使用X光机、CT机等设备进行诊断和治疗。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邢伟说,常见的X光片与CT机内并不含有放射源,它们是通过接通电源,利用高压形成的高速电子流撞击阳极靶面,产生X射线,对人体照射从而达到诊断的目的。在发射出的粒子流中,只有2%的射线,其余98%是热量。而在不接通电源的时候,并不会释放射线,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目前医用放射源主要为钴-60和碘-131,对于它们的使用,医院有监管严格的全套防护系统。不使用时,放射源密封在一个有相当厚度的铅罐内(铅罐的厚度根据放射源的活度设定),由一根管道连接到另一密封存储罐(即照射罐),通过气流的作用,将放射性物质引导至照射罐,照射罐通过类似于相机的调焦功能对射线的照射角度、照射剂量和照射时间进行控制,然后进行放射性治疗,照射结束以后,放射性物质会自动回到原来的密封铅罐。整个过程无需工作人员直接接触,只需要定期检查即可,因此避免了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损伤。
    一般来说,对于普通的放射设备,常见的九五砖建成的实心墙就基本可以阻隔射线,含有贝壳类物质的防辐射涂料一般涂到1.5cm厚时,对于辐射防护也有一定的作用,而对于比较强烈的放射性物质,则需要使用铅板或者铅罐进行隔离,医院放射科的办公室玻璃就是厚达1cm的铅玻璃。
    我市的核专家对于在常州市内的各类放射源(包括医用放射与民用放射)时刻紧盯,包括放射源的使用与防护,以及使用后废弃放射源的回收等工作都有详细缜密的措施,确保放射源不会发生泄漏等事故。
    掌握科学常识就不会盲目恐慌
    尽管100多年前人们才发现放射性,但放射性从来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放射性可以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们吃的食物、喝的水、住的房屋、用的物品、周围的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体本身都含有一定的放射性。人们受到的放射性照射大约有82%来自天然环境,大约有17%来自医疗诊断,而来自其他活动大约只有1%。
    目前,我市市级有一个防辐射的专家团队,而市立医院中从事辐射防护的医疗人员则有近200人,而且,我市的防辐射专家团队具备了丰富而过硬的实战经验。
    从2005年起,江苏省就开始组织辐射医疗应急救援能力调查,以确保各市的辐射救援能力能够应对各种突发事故。专家团队和相关人员更是每两年进行一次防辐射培训,确保及时更新防辐射知识;近期,疾控中心更在积极准备撰写有关辐射防护知识的报告,以达到向市民普及辐射防护相关知识的目的。
    “普及防辐射知识,对公众可能更重要。”讲到前一段时间,全国各地出现的抢购碘盐的风潮,朱所长说,吃碘盐是有防辐射作用,因为人体内的甲状腺能够吸收碘元素,人们通过服用碘片,就能使甲状腺对于碘元素的吸收量达到饱和,从而阻断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碘,使放射性碘快速排出体外,从而达到保护机体组织的目的。但是,要达到防辐射的目的所服用的碘含量成人为100毫克,换句话说,如果人们想要通过食用含有碘的盐防辐射的话,就必须摄入1公斤的碘盐,一般来讲,这是做不到也不科学的。
    来自天然辐射的个人年有效剂量全球平均约为24毫西弗。人们每年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约为0.25毫西弗,一次X光检查0.1毫西弗,住在砖房中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为0.75毫西弗。当辐射剂量低于100毫西弗时,不会对人体产生损伤。
    “掌握科学,也许是避免盲目恐慌的最好办法。”我市许多防辐射专家都说过的这句话,也应该是公众的一种正确态度吧?   周逸敏 董秀晴 沈泽伊
本文来源于:中国常州网   http://www.cz001.com.cn , 原文地址: http://news.cz001.com.cn/2011-04/12/content_1499956_2.htm



王海浪 | 2013-3-5 09: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