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夹钨缺陷的性质不是夹渣

    [复制链接]
查看26899 | 回复25 | 2011-2-18 07: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夹渣只能是手工焊条药皮和自动焊剂残留在焊缝中冷却后的熔渣。而夹钨缺陷虽然可以按圆形缺陷评级,但在定性时却不能称它为“夹渣”。因为GB6417-85《金属熔化焊焊缝缺陷分类及说明》的分类,已明确它不属于夹渣,而把它归入“固体夹杂”。 固体夹杂的定义是:“残留在焊缝金属的来自外部的金属颗粒。这种颗粒可能是钨、铜或其它金属。”笔者在定义夹珠时,一再强调“焊缝金属”,意思是夹珠中的金属颗粒,不是“来自外部的金属”,不是钨、铜等。
学无止境 | 2011-2-18 16: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上确实是这样,过去的老标准中,夹钨在换算成点数时可以减半。不过,从对焊缝质量的影响程度来看,夹渣和夹钨应该差不多。
日出东海落西山  愁也一天喜也一天http://cache.soso.com/img/img/e100.gif
李济科 | 2011-2-19 07: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济科 于 2011-2-19 07:13 编辑

学无止境先生:
    您好!您说得对,夹钨和夹渣的危害可能差不多。圆形气孔和块渣的危害,也可能差不多,但习惯上定性名称还是不同。如果单从危害上看,圆形气孔、块渣、夹钨也可不定性,按JB/T4730.2把它们称为“圆形缺陷”。
    发这个帖子 的目的是:希望人们把“夹渣”和“夹钨”区分开来,不能认为 “夹钨”是“夹渣”的一种,而应该认为它是 “固体夹杂”的一种。从大类上说,夹渣和夹钨,都叫“固体夹杂”。夹渣是非金属夹杂,夹钨是“外来的金属夹杂”。
    另外,我个人认为:夹钨的危害可能很小。日本标准,点数减半。美国标准对气孔要求很松,《美国无损检测手册.射线卷》是这样说的: 重金属夹杂通常是由操作不当,从钨极上脱落下的颗粒落到焊接金属中造成的。这种颗粒可能是球形的,其密度比被焊材料大得多。高密度颗粒在射线底片上呈特亮影像。一般认为夹钨危害性不大,常按气孔评定。”
    以上认识,当否?
xcb526 | 2011-2-25 22: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忆澄 | 2011-2-28 11: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焊缝中存在夹钨其危害性,需具体分析。通过对焊缝的机械性能的测试,对铝合金对接焊缝存在夹钨(特别是分散状的)其力学性能下降很多。
xcb526 | 2011-3-1 20: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恶的逆风 | 2011-4-29 14: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767029737 | 2011-9-5 16: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joelu1203 | 2011-9-6 14: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wangdao5178 | 2011-10-11 13: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在日常有色金属的氩弧焊底片评定时经常会遇到李老说的状况,经常存在那种鱼鳞状的块状稍比其他正常部位黑度要小,但也没有夹钨那么亮,很均匀,并无个别亮点,当时我想应该是从钨极上脱落下的颗粒落到焊接金属中造成的,请问这种状况需要返修吗?为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