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 超声波探伤近场区

  [复制链接]
藏行的夏. | 2013-9-7 11: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wjjxuey 发表于 2013-9-6 10:58
实际上,L1+L2为入射点到晶片的距离,亦即波源的距离

近场区:生源附近由于声压急剧起伏,出现多个极大值和极小值,最后一个声压极大值处与声源的距离成为近场长度,用N表示,N值以内的区域称为近场区。
近场区由于声压不稳定,易存在探伤盲区,在近场区的缺陷容易引起误判。
我有些不明白的地方,请前辈们指点。
近场区内存在探伤盲区:就是说有可能会出现漏检。
缺陷引起的误判:也就是不能够准确定量和定性,缺陷的最高波反应不出来。
那在斜探头及直探头探伤中,在其近场区出现缺陷,那会不会产生误判呢?
书中说,在3N外才能计算出较为准确的当量

好一个探伤工 | 2013-9-8 22: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书上不是有公式吗?
wjjxuey | 2013-9-9 11: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枫林晚 发表于 2013-9-6 13:13
按照公式貌似没有L2

这个L2其实可以看作是磨损后的探头后加的有机玻璃的厚度。。。
事实上一般的探头有机玻璃和晶片似乎是一体熔合的,就只有L1了。。。一样的,原理明白怎么计算变化不离其宗。。。
随着知识面的拓宽,感觉现在NDE这一块的压力越来越大了,传统技术已经渐渐不能适应目前检测发展的趋势。如果不及时充电,提高自身,将很快被...
天之痕 | 2013-10-18 15: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wjjxuey 发表于 2013-2-6 11:35
计算示意图:

计算过程:

你好wjjxuey先生
      你的计算过程后面的一句话,磨损的有机玻璃厚度增加,近场区长度会增大,怎么理解,麻烦你给我解释一下,
      近场区公式是怎么推导的,有具体的过程吗
焱焱 | 2014-3-15 11: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wjjxuey 发表于 2013-2-6 11:35
计算示意图:

计算过程:

谢谢。
假面 | 2014-3-18 13: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
健康身体是基础,良好学风是条件,勤奋刻苦是前提,学习方法是关键,心理素质是保证。
假面 | 2014-3-18 14: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假面 于 2014-3-18 14:40 编辑
wjjxuey 发表于 2013-2-6 11:35
计算示意图:

计算过程:

个人觉得 wjjxuey 先生 答案存在些疑问,请大家探讨,其中,wjjxuey 先生公式中L1+L2,L1的计算存在问题,众所周知,斜探头的结构,压电晶片并非与有机玻璃相交,中间还有斜楔部分,所以,直边要大于b/2 ,应该是斜楔长度/2  也就是实际L1+L2大于  上述公式计算值。不过上述公式计算结果误差不会太大,本身探头尺寸就不大。   个人拙见,大家探讨
健康身体是基础,良好学风是条件,勤奋刻苦是前提,学习方法是关键,心理素质是保证。
Adeus | 2014-3-18 15: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wjjxuey 发表于 2013-2-6 11:35
计算示意图:

计算过程:

呵呵呵  学习了  平时虽然在干活  但是长时间不看书真的不行啊
━─灵┌ | 2014-3-26 17: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上计算出来的近场区就是给你用来参考他的实际声场的,理论近场区都行的话实际就更可以,工作当中灵活点应用。实在纠结也可以看材质选择用MT辅助探伤,应为可以探近表面,并且检测灵敏度很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