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 相控阵探头

  [复制链接]
飞马踏燕 | 2013-6-9 09: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
ccbq | 2013-6-9 09: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cbq 于 2013-6-9 10:00 编辑
糟老头子 发表于 2013-6-8 16:57
楼上的朋友说的都挺好,我附张图片供参考吧


感谢提供这么好的图片,但是我想问的是,你这个波阵面是由各单个声源发射的纵波的波前组成的,每一个点都应该是纵波才对,怎么就变成横波了{:soso_e132:}
糟老头子 | 2013-6-9 11: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ccbq 发表于 2013-6-9 09:59
感谢提供这么好的图片,但是我想问的是,你这个波阵面是由各单个声源发射的纵波的波前组成的,每一个点都 ...

好的东西要分享,独乐了不如众乐乐。
波振面是由单个不同的虚拟探头激发组成的,之所以横波与纵波并存是因为楔块中纵波入射角小于第一临界角。
我们都是在孤单中执著行走的孩子!
糟老头子 | 2013-6-9 11: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Ansan 发表于 2013-6-9 10:12
老朋友 你有这图,非常感谢你的参与!
如果你在这方面有研究的话,是否可以共享一下,??
  对了,不 ...

不谢,纵波转换横波遵循折射定律。
无缝钢管,直径很小吗?可以使用小相控阵探头来保证耦合吗?
抱歉,我不知道使用什么试块来校准弧面延迟块的相控阵系统。
我们都是在孤单中执著行走的孩子!
独钓长江雪 | 2013-6-9 12: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自己学习了!{:soso_e163:}{:soso_e163:}
丁伟臣 | 2013-6-9 12: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恩凯 发表于 2013-6-9 07:53
肯定存在盲区了啊 ,请确认。

是的,存在盲区。
伟臣答疑回来啦!
刘恩凯 | 2013-6-9 12: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Ansan 发表于 2013-6-9 10:06
盲区 我深信是存在的! 关键是我们是否应该去计算它的距离? 如果能在这方面更深入探讨一下,我觉得势必 ...

我感觉你对这个问题有些较真,那请问  普通探头的盲区有法计算吗?有公式能计算吗?
今天摇一摇出来47个金币
糟老头子 | 2013-6-9 15: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糟老头子 于 2013-6-9 16:03 编辑
Ansan 发表于 2013-6-9 15:24
这不是较真的问题!
我是学这个专业的,我自然要深入去研究它!我做不到仅仅遵循固定的框架去使用它!而 ...


假设我们用的是直楔块,因有延迟块界面回波干扰,那么表面盲区为被测材料波长的一半,此值很小,我以为可以忽略不计。
假设是斜楔块,不存在延迟块界面回波。表面盲区为零

点评

其实相控阵就是晶片变多了,对每个晶片的激发时间进行控制,使其进行聚焦。还是常规的原理。  发表于 2013-6-9 16:22
我们都是在孤单中执著行走的孩子!
澄江福弟 | 2013-6-9 17: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1. 横波产生通过斜楔SNELL 定律进行波型转换
2. 声束的聚焦通过费马原理计算,激发同样数量的晶片,使用同一个聚焦法则(如扇扫)
3. 标准会规定一个角度分辨率(如扇扫),保证声束的覆盖。

点评

你第二句“激发同样数量的晶片,使用同一个聚焦法则”应该指的是线性扫描,E-Scan  发表于 2013-6-9 17:58
澄江福弟 | 2013-6-9 17: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1. 横波产生通过斜楔SNELL 定律进行波型转换
2. 声束的聚焦通过费马原理计算,激发一定数量的晶片,使用不同聚焦法则(如扇扫),线扫则是同一个聚焦法则。
3. 标准会规定一个角度分辨率(如扇扫),保证声束的覆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