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 铸钢件 检测方法,请教~~~谢谢了!

  [复制链接]
sdufly | 2012-12-5 20: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jianglicpa 发表于 2012-12-5 15:29
1. 铸钢件的各向异性和声速的变化对检测影响不是太大,一般不用考虑。2. 如何区分粗晶和缩松。3. 横空试块 ...

谢谢帮忙解答!
1,粗晶要从宏观金相上来分析的,今天看了个样,发现热处理不够充分,有的部位铁素体枝晶还没有完全消失,评级在6级左右;
你指的缺陷缩松吗?这个剖切零件后,肉眼可以看见吧。
2,这个横孔试块,我看标准上也没有具体讲解,请问这是你们的经验理解吗?
3,不知道你有没有铸钢件工艺方面的经验呢?想了解下关于失蜡铸造方面的东西。
总之,谢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铸钢件的各向异性和声速的变化对检测影响不是太大,一般不用考虑。2. 如何区分粗晶和缩松。3. 横空试块深度不小于40mm,采用与工件等厚,在1/2和1/4厚度方向钻孔。4. 工件具有平行面,对直探头直接采用工件底面调灵敏度。5. 一般铸钢件不要求斜探头检测。6. 斜探头主要用于检测R区域或截面变化大区域的裂纹。7. 采用斜探头检测时可以直接噪声调至满屏5-10%
wjjxuey | 2012-12-6 14: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jjxuey 于 2012-12-6 14:34 编辑
jianglicpa 发表于 2012-12-5 15:29
1. 铸钢件的各向异性和声速的变化对检测影响不是太大,一般不用考虑。2. 如何区分粗晶和缩松。3. 横空试块 ...


1. 声速、各向异性,这一特性可以实测对比。个人感觉非大型或特大型铸件,这一方面的确是影响比较小;
2. 斜探头主要还是检测近表层的指示;有标准指明斜探头在铸钢中声程不超过150mm, 按折射角为K2或60度换算下来,深度在75mm左右;建议可以从这个方面着手;横孔深度最少应该是3个吧,25%,50%,75%,覆盖前述的声程,当然更多的肯定是更好。
3. 粗晶和疏松。改变探头的频率,看回波的变化,明显改变的是粗晶,没有明显改变的是疏松。而且疏松一般是局部的,粗晶往往是整体的;也可从指示发现的的部位着手,通过铸造工艺作大致判断,仅供参考。
4. 编制规程通常依据某一设计说明,或订购合同或协调的国内国外标准,按验收要求,从内部指示检测,表面近表面指示检测着手,制订检测实现方法。
随着知识面的拓宽,感觉现在NDE这一块的压力越来越大了,传统技术已经渐渐不能适应目前检测发展的趋势。如果不及时充电,提高自身,将很快被...
sdufly | 2012-12-6 21: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枫林晚 发表于 2012-12-6 21:41
那个只是标准,铸件的检测要分情况的,是毛坯件检测 还是粗加工后的检测,横孔DAC是用平底孔试块的,试块是 ...

加了,谢谢!
始终如意 | 2012-12-7 08: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wjjxuey | 2012-12-7 14: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横孔只是用于焊补处的横波检测?有标准说明这个人工反射体就是平底孔吗?
随着知识面的拓宽,感觉现在NDE这一块的压力越来越大了,传统技术已经渐渐不能适应目前检测发展的趋势。如果不及时充电,提高自身,将很快被...
sdufly | 2012-12-7 21: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wjjxuey 发表于 2012-12-7 14:34
横孔只是用于焊补处的横波检测?有标准说明这个人工反射体就是平底孔吗? ...

只是在标准的附录上看到有图,画得是用斜探头检测铸件的缺陷。不太明白~~~
zyylrq | 2012-12-8 09: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在不断取得一点小知识,不断地进步,感觉非常欣喜,尤其是在社区能和大家交流请教,再也不感到孤单!   ... ...
wjjxuey | 2012-12-8 11: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sdufly 发表于 2012-12-7 21:10
只是在标准的附录上看到有图,画得是用斜探头检测铸件的缺陷。不太明白~~~
...


人工反向体的设置主要目的是以最为简便但又能比较直观地反应待检测工件中的不连续的特征,从这个目的来说,用真实的缺陷当然是最佳;但是制作的成本,工艺可能是大多数检测厂家所不能承受的。故此经过简化的人工反射体,如平底孔,球孔,横通孔,V型槽等应此而生。各种反射体的设置都有其代表性因而也有其局限性,所以因根据工件的材料、设计及工艺等情况预判,设置参考试块。如没有相应的参考标准,则应在首制件时设置检测工艺,通过多种手段验证确定最佳、最经济的检测实施。

国内、外的相应的标准就是在这些通常的基础上对某类零件的检测作出了特定的约定。
随着知识面的拓宽,感觉现在NDE这一块的压力越来越大了,传统技术已经渐渐不能适应目前检测发展的趋势。如果不及时充电,提高自身,将很快被...
心远路遥 | 2012-12-9 18: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郭嘉明 | 2012-12-10 08: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