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伟臣 发表于 2012-3-10 10:14 
不包括,应按照GB/T 19348.2由胶片供应商提供预曝光的参考底片冲洗后,测定的在空白处的黑度。 ...
笔者认为: 一、首先,必须明确射线胶片和射线底片这两者概念上的区别:射线胶片是由制造商提供的原始的、未经暗室处理的。而射线底片则是经射线曝光后的胶片经过暗室处理(显、定影)后得到的。 二、射线胶片的本底灰雾度D0一般是指未经曝光的胶片,经正常的显、定影处理后所具有的黑度(或光学密度)。是胶片本身所固有的,原始的。胶片本底灰雾度D0跟胶片本身的片基光学密度有关;跟胶片上的乳剂层经化学处理后的固有光学密度有关;跟胶片保存时间和保存条件也有一定的关系。 而射线底片的灰雾度不仅与射线胶片的本底灰雾度D0有关,而且跟显影液、显影温度、显影时间、透照时的散射线(胶片系统)、跟进行暗室处理时,受暗红色灯光照射的影响而增加的灰雾度等因素有关。 三、JB/T4720.2-2005标准第3.2.2条:“A级和AB级射线检测技术应采用T3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B级射线检测技术应采用T2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胶片的本底灰雾度应不大于0.3。” 笔者同意丁工的意见:胶片的本底灰雾度应不包括在暗室处理时,受暗红色灯光照射而增加的灰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