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 底片灰雾及伪缺陷疑惑

[复制链接]
查看4230 | 回复3 | 2015-10-26 13: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NB/T47013.2-2015第5.16.3条第二款:“底片评定范围内不应存在影响影像观察的灰雾,干扰缺陷影像识别的水迹、划痕、显影条纹、静电斑纹、压痕等伪缺陷影像,以及增感屏缺陷带来的各种伪影像。”
对标准这一规定如何理解?我的理解是:个别底片评定范围内存在一些灰雾,但不影响影像观察,以及个别底片评定范围内存在个别水迹、划痕、显影条纹、静电斑纹、压痕等伪缺陷影像,但不干扰缺陷影像的识别,是可以接受的。
我碰到一位监检,他认为只要底片评定范围内存在灰雾及水迹、划痕、显影条纹、静电斑纹、压痕等伪缺陷影像,就影响影像观察和干扰缺陷影像识别。并说每个人对标准的理解不一样,按我的理解他不签字。按他的理解标准没必要这样表达,直接表达为:“底片评定范围内不应存在灰雾、水迹、划痕、显影条纹、静电斑纹、压痕等伪缺陷影像,以及增感屏缺陷带来的各种伪影像”就行了。
JIRONGLUN | 2015-10-30 11: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情况下,评定范围内的灰雾、水迹、划痕、显影条纹、静电斑纹、压痕等伪缺陷肯定是影响评片的。按照你的直接表达执行,或监检的说法也是对的,但有失偏颇。标准的表达,我理解是考虑了几种特例,是允许存在上述伪缺陷的。比如在搭接标记附近的伪缺陷,相邻一张底片同样位置没有伪缺陷,可以准确观察底片;缺陷影像较长、较大,评片时记录缺陷整体尺寸,这时,对缺陷影像中存在的远小于缺陷影像的伪缺陷,也可以认为不影响观察。等等。所以,标准没错,理解要透。
小王 | 2015-10-30 19: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JIRONGLUN 发表于 2015-10-30 11:15
一般情况下,评定范围内的灰雾、水迹、划痕、显影条纹、静电斑纹、压痕等伪缺陷肯定是影响评片的。按照你的 ...

谢谢老师的解答,其实那个监检连他们同事都说他变态的!有人情味的同事都排挤他的!
z40671364 | 2015-11-1 22:51: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以为
第一,和伪缺陷的斗争是评片人员的一辈子的事情,这些都不是个事,各种情况,各个环节,各种伪却。无法避免。
第二,评片从严。不要讲任何人情味。严格要求,能过的片子就是能过。有争议的处理掉。
第三,你们监检还签字的啊,好像我们这里没有规定了,上半年开始就看看片子不签字不盖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