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靈敏度?

[复制链接]
查看6135 | 回复15 | 2014-11-19 14: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超聲波探傷中經常用到「靈敏度」一詞。
我的經驗告訴我,在做超聲波檢驗時如果掌握不好靈敏度是無法進行檢測的,那麼什麼是靈敏度呢?
我在此附上一篇文章供大家分享下,看看我是怎樣理解「靈敏度」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梁金昆 | 2014-11-19 20: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梁金昆 于 2014-11-19 20:19 编辑

黄先生:您好!
    您的文章,我不会分享。
    记得2013--4--27,我发表过一篇日志  关于灵敏度的概念 ,您还发表过评论呢。不知我们认识相近否?
刘超 | 2014-11-19 20: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这让我想起。
我们做焊缝检测时,先在试块上调好灵敏度后到现场检测,为了避免误判或漏检扫查灵敏到底要加多少dB才合适?
我想此文的极限灵敏度给出了答案。


假面 | 2014-11-20 22:36: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间下载看看
为人民服务 | 2014-11-23 18: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黄先生分享的文章,受益匪浅!
学好无损检测技术,天天向上!
阿黃 | 2014-11-24 09: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梁金昆 发表于 2014-11-19 20:16
黄先生:您好!
    您的文章,我不会分享。
    记得2013--4--27,我发表过一篇日志  关于灵敏度的概念 , ...

靈敏度概念問題對於您老人家來說肯定不是問題,但是,我知道很多在前線從事真正操作探傷的人員和新入行的年青中又有多少人真正懂靈敏度?
我見過很多人用錯靈敏度造成誤判和漏檢,什麼是DAC曲線、為什麼還要6dB或12dB表面補償等等,他們真的明白和理解嗎?
在役檢測就更難把握靈敏度了,我只是把我的些經驗寫出來讓更多的年青人可以較快地掌握這些技巧。
怎樣用通俗的語言和文字表達出來讓「探傷工」都明白,對我來說是一件很不容易做到的事,您老覺得我有什麼詞不達意的地方請直接指出,我是非常願意接受您的批評指教的。
另外請問您會在什麼其他網站分享嗎?
happynation | 2014-11-24 17: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无异议  是很通俗很好的讲解
不过我觉得lz你关于极限灵敏度的这个概念有待商榷
所谓灵敏度是发现最小缺陷的能力 是一个当量  而不是一个db值
你所谓的“极限灵敏度”  应该叫做“扫查极限灵敏度” 或者应该叫做“极限扫查等级“更合适-scan level
灵敏度应该是一个能发现的缺陷的当量 而不是一个db值   扫查等级就可以是一个db值了 level就可以是一个db值了   根据你这个扫查等级去扫查是不会有漏检的
我认为仪器的”极限灵敏度“应该是相对于草状回波,信噪比达到某一要求的缺陷当量(不同标准对要求到达的信噪比也不一样)  因为只有达到了一定信噪比 才能被定义为”检出了缺陷“  假如光有一个很低的回波  达不到信噪比的话 这个缺陷是会被认为没有被检出的
比如EN 1714 极限灵敏度应该一个能产生是高于噪声12db(信噪比4:1)的回波的缺陷当量   ASME V应该是一个恰好能产生信噪比为3:1(大约10db)的缺陷的当量  

点评

极限灵敏度不但要规定信噪比,还需限制厚度范围。由于声波衰减的原因,假设30mm处的信噪比达到要求,但40mm不一定能达到。  发表于 2014-11-24 18:55
阿黃 | 2014-11-24 20: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happynation 发表于 2014-11-24 17:08
其他无异议  是很通俗很好的讲解
不过我觉得lz你关于极限灵敏度的这个概念有待商榷
所谓灵敏度是发现最小缺 ...

Happynation先生說的很好,我的文字表達可能不太準確,我同意您的說法應該用「掃查極限靈敏度」概念。
其實BS3923:1986 也有4個掃查靈敏度的說法,我覺得沒有完全表達出來,所以我從實際解剖焊縫的過程找到這個「極限靈敏度的這個概念。
我看到很多從事超聲波檢測焊縫的人員在實際檢測時往往吃不準靈敏度的問題,經常是誤判和漏檢。
特別是在聽說業主會找老外來抽檢時,卻把不是缺陷的當缺陷檢出來,當知道是自己人驗收時卻又大量漏檢。(人為因素是另一回事)
在應用不同標準時也混淆不清,例如:把ASME壓力容器的標準應用在鋼結構焊縫上......。

luolang1314 | 2014-11-24 21: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懂的文章!极限灵敏度与信噪比息息相关。奥氏体不锈钢焊缝检测当中,前苏联标准当中,要求至少6dB.欧标也有6dB的要求。
我在实际粗晶焊缝超声检测当中,通过和射线检测对比,发现自然裂纹纵波信噪比低至2dB;横波信噪比低至4dB,勉强可以检出。但仅作为特例现象。实际检测当中,至少要求6dB,还是较为合理的。
国标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超声检测规程当中国甚至有信噪比20dB的要求。这个要求可能过高,导致实际检测达不到。
luolang1314 | 2014-11-25 07: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我一直认为,在碳钢焊缝之中,不会有因定向组织引起的“界面”回波,只有在粗晶或异种钢才会有界面回波。但从阿黄的文章中,修正了这一认识。实际检测当中,没有在碳钢焊缝当中遇到高增益下的界面回波。
如果配合金相解剖,那么可以对这一现象深入研究:关注碳钢热影响区“铸造状态"组织的晶粒尺寸,有助于理解某一频率下的极限灵敏度。以及该晶粒尺寸和波长的对应关系。
压力容器一般用的是2.5M探头,故有可能无法捕捉到这一信号。而4M及更高频率的探头,无疑在波长上进一步降低,有利于发现更细微的反射体信号。即便那些反射体信号不一定是真实缺陷,但也很有价值。

点评

另外,我一直不赞同,超声的极限灵敏度为该频率下波长的一半的说法。实际极限灵敏度和极限信噪比有很大关系,与材质等因素有关。  发表于 2014-11-25 07:2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