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粉檢測

  [复制链接]
查看5090 | 回复23 | 2014-9-3 14: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這是一塊表面打磨平滑的焊縫工件,磁粉探傷出現這樣的痕跡,大家看看是裂紋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luolang1314 | 2014-9-27 07: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假若给你一页A4的的纸,写下你或你的同事在检测过程中曾经犯下的错误(无论高级的还是低级的错误,比较大一些的),能写得下吗?反正,我随手总结按国标检测犯下的错误,A4纸写得满满的,而且,还有很多写不下,还不包括想不起来的!
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犯了错误,按错误的方法一直做下去;不要以为刚入行的新人容易犯错误,即使干了很多年的老师傅,也非常容易犯错误的;很多经验的积累,就是从错误当中吸取教训,而随着产品的丰富,领域的扩展,很多以前没有做过、碰过的案例会经常遇到,你会发现原来的经验不可以简单移植。
很简单的事情,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就像阿黄先生提倡的,在每次超声检测之前,花几分钟测试一下仪器的水平线性,垂直线性,确定仪器完好。现实当中,标准有要求,检测人员也知道,但是就是没有多少人严格去这样做。知易行难,说起来大家都懂,但做起来就非常困难了!
我们的一次磁粉误判,当时也是一位从业二十多年的老师傅碰到的。很幸运,他还能够鼓起勇气翻标准,找依据做出正确的判断。要是另外一个从业二十多年的师傅,则要么武断的继续判定缺陷,要么武断的判定非缺陷!
而不同材质的大量应用,也给检测人员出了大量的难题。检测人员若不是焊接材料出身,不关心上一道工序,将会遇到很多非常奇怪的问题。这需要检测人员具有更加开放的心态,并持续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
常识虽小,误判事大!你提前知道了,重视了,很多误判都是能避免的。阿黄先生发这篇帖子的本义在此。对于一些理论知识比较丰富的,或许上述误判,基本上不会犯,显得不可思议;但对于大多数一线检测人员,我们需要更多的善意提醒!
愿与坛友共同探讨!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wjjxuey | 2014-9-24 10: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显示清晰

本帖最后由 wjjxuey 于 2014-9-24 10:03 编辑

补充一句,这样的类似的真实裂纹发现过,但目视无法发现。。。
虽然图片上裂纹清晰,实际的宽度应是小于显示的宽度的,故此磁粉检测显示出的大裂纹不一定目视就能发现
随着知识面的拓宽,感觉现在NDE这一块的压力越来越大了,传统技术已经渐渐不能适应目前检测发展的趋势。如果不及时充电,提高自身,将很快被...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天才无忧 | 2014-9-5 12: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两种材质磁导率不同产生的吧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小白白白白。 | 2014-9-5 07: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是母材与焊缝融合边界的显示吗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阿黃 | 2014-9-4 07: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luolang1314 发表于 2014-9-4 06:39
能介绍焊缝的材质情况以及该缺陷出现的位置吗?该缺陷的走向呢?以及未做磁粉前目视和PT检测情况如何?表面 ...

您能這樣查問就已經是正確的了。

点评

谢谢阿黄先生的肯定!如果问到焊缝缺陷走向与主应力的夹角,就显得更专业了!:)期待阿黄先生介绍缺陷走向和工件主应力的关系方面的案例!  发表于 2014-9-4 10:07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luolang1314 | 2014-9-4 06: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介绍焊缝的材质情况以及该缺陷出现的位置吗?该缺陷的走向呢?以及未做磁粉前目视和PT检测情况如何?表面开口缺陷,如果如图所示的宽度,目视就会发现了,故不大可能是真实缺陷!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刘超 | 2014-9-3 20: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超 于 2014-9-3 20:28 编辑

个人认为不像裂纹
伪显示
白纸鹤 | 2014-9-9 14: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可以是裂纹。如果是裂纹的话,目视就可以看出来了。可能是不同母材与焊缝融合边界的显示
☞_拒绝再玩 | 2014-9-17 09: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盖面的时候可能是坡口位置没有搞干净,会造成未融合
阿黃 | 2014-9-17 11: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這是塊316不銹鋼與普通鋼用316不銹鋼焊條焊接後打磨平滑的對接焊縫,因導磁率明顯不同而產生的「磁痕跡」。
如果不清楚材料的導磁狀況盲目地做磁粉檢測是很容易造成誤判的。
因為這種「磁痕跡」與真實的「裂紋磁痕跡」太相似了。
請看我另發的帖子「小小常識 - 磁粉檢測誤判事件」,就可以避免產生誤判事件了。
000040 | 2014-9-19 11: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加原创了,希望大家踊跃发言,问题越讨论越明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