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 如何避免此类近表面缺陷漏检?

[复制链接]
查看9794 | 回复8 | 2013-6-25 23: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实心轴类锻件,粗车后(余量关系仍有部分氧化皮)UT检测未发现缺陷显示,表面目视除了氧化皮区域有开口缺陷,其他目视无异常。热处理后检测依然无缺陷显示,但再加工时,单面车掉4mm左右发现有半圆弧形条形夹渣类缺陷(圆弧长度10mm左右),缺陷离氧化皮区域几公分。由于轴不是特别圆整,另一边单边车掉有8mm左右,无缺陷。个人判定是加工余量留太小的缘故(还留下一小块氧化皮没车掉),偏心加工可能可以避免该缺陷。但常规检测下(不追加横波检测),大部分人都会使用2.5M20D或14D直探头去检测,如何能避免此类近表面缺陷漏检呢?请指教,十分感谢。
题外话:老板有点信奉UT万能。。抓质量,要求100%不漏检。。鸭梨山大啊!!
luolang1314 | 2013-6-26 06: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近表面缺陷,一般为超声直探头检测盲区内。同时一般单直探头始波太宽,的确不利于近表缺陷检出。检测前进行打磨或简单机加,改善表面光洁度和粗糙度。必要时采用双面检测、双晶直探头对近表面进行检测,改善上下表面盲区。
Ut不是万能的。耐心给老板解释。必要时,请专家给其解释。
乄Cappuccino | 2013-6-26 12: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乄Cappuccino 于 2013-6-27 15:01 编辑
luolang1314 发表于 2013-6-26 06:54
近表面缺陷,一般为超声直探头检测盲区内。同时一般单直探头始波太宽,的确不利于近表缺陷检出。检测前进行 ...

老板有点一根筋。。解释过了。。我说这类近表面缺陷UT检测本来就不易发现,。而且有些是加工余量问题。。。他说这类近表面缺陷漏检他风险太大。。。如果批量生产的话,换不同探头整个360度检测也不太现实。。。唉,现在只要一有问题就到我头上。。。之前做的试块UT出来没缺陷。。。金相做下来部分粒子跟没锻打过一样。。又是我的问题。。。。
乄Cappuccino | 2013-6-26 12: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枫林晚 发表于 2013-6-26 08:02
没有哪一种检测方法是万能的,不然 其他的检测方法就可以完全淘汰了

对的,都是相辅相成的
铁牛7200 | 2013-6-26 19: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种检测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
高飞 | 2013-6-26 22: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百分之百的检测,那要是这样,什么都可以用超声了,还要其他方法干嘛,各种方法都有优缺点,互相补充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糟老头子 | 2013-6-27 00:43: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乄Cappuccino 发表于 2013-6-26 12:52  老板有点一根筋。。解释过了。。我说这类近表面缺陷UT检测本来就不易发现,。而且有些是加工余量问题。。 ...

普通探头检测表面与近表面缺陷,正如你所说的:每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建议采用:表面波、双晶、涡流、磁粉、渗透等
另外你说从金相中看到有的地方晶粒像是没锻打过,这么好的金相图不知道能否发上来大家一起欣赏下?
乄Cappuccino | 2013-6-27 15: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糟老头子 发表于 2013-6-27 00:43
普通探头检测表面与近表面缺陷,正如你所说的:每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建议采用:表面波、双晶、涡流、磁 ...

其他的方式就需要配备相应设备和人员了...双晶的话应该也不能100%避免漏检。。还是有盲区。。。主要还是老板认死理。。。要消灭漏检。。唉。。。机器做的事都有出问题的事。。。何况人呢。。。那个金相不是我们做的,是客户做的。。客服发给我们的回复就是部分粒子没锻打过。。不过这个是去年的事了。。。不是一码事

点评

啊。。好吧  发表于 2013-6-27 20:5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