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不等厚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讨论

  [复制链接]
查看12841 | 回复28 | 2013-1-15 08: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遇到如下问题,不等厚对接焊接接头需要进行射线检测,在4730标准中如何执行此检测方案?
1、能否使用双胶片技术?如何可以使用,如何说服监造人员此技术能与4730标准联系起来?
2、像质计选择时候,是按厚板选择还是按薄板选择?
今天摇一摇出来47个金币
丁伟臣 | 2013-1-15 19: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胶片技术仅限于A级,请确认!
选用透度计按薄壁选用!
标准对于不同材质焊缝选用透度计问题没有涉及,应用时按照具体情况在相应区域选用相应的透度计!
伟臣答疑回来啦!
刘恩凯 | 2013-1-16 08: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丁伟臣 发表于 2013-1-15 19:45
多胶片技术仅限于A级,请确认!
选用透度计按薄壁选用!
标准对于不同材质焊缝选用透度计问题没有涉及,应 ...

谢谢,丁老师!
今天摇一摇出来47个金币
刘恩凯 | 2013-1-16 09: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丁老师,我个人还是存在疑问,4730中说“双胶片技术叠加观察仅限于A级检测”,在实际中,我这样处理:由于板厚分别为5mm和8mm,相差不是很大,选择两种不同的胶片,感光速度相差不是十分大,这样在感光速度快的底片上观察8mm厚的部位,在感光速度慢的观察5mm厚的部位,最终底片进行单独观察,这样处理可以吗?如果双片叠加观察,应该是单片观察5mm厚的部位,双片观察8mm厚的部位。哪个效果或者灵敏度会更好些?烦请丁工给出意见
今天摇一摇出来47个金币
丁伟臣 | 2013-1-16 11: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差不大的情况,采用提高电压增加宽容度来解决,无须双片!
伟臣答疑回来啦!
可儿 | 2013-1-16 11: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丁伟臣 发表于 2013-1-15 19:45
多胶片技术仅限于A级,请确认!
选用透度计按薄壁选用!
标准对于不同材质焊缝选用透度计问题没有涉及,应 ...

{:soso_e179:}
可儿 | 2013-1-16 11: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丁伟臣 发表于 2013-1-15 19:45
多胶片技术仅限于A级,请确认!
选用透度计按薄壁选用!
标准对于不同材质焊缝选用透度计问题没有涉及,应 ...


丁老师,是否应该这样理解:
采用多胶片技术时,如单片观察是符合一般照相底片的黑度要求,A、AB、B级都是允许的;如是双片叠加观察仅限于A级,AB、B级都是不允许的 ,且双片叠加观察是单片的黑度不应低于1.3。



可儿 | 2013-1-16 11: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采用多胶片透照,以两张底片重叠观察评定的方法并非好的方法。
首先,双片重叠观察时,单片的黑度仅要求不小于1.3。而1.3附近的梯度值是很低的,即使两张黑度1.3底片重叠观察,其对比度也不高。
其次,双片重叠观察时两张底片不可能完全重合,由于影像不重合产生的虚影会影像缺陷的识别。
最后,双片重叠观察操作不方便,评片工作效率不高。
刘恩凯 | 2013-1-16 12: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儿 发表于 2013-1-16 11:59
采用多胶片透照,以两张底片重叠观察评定的方法并非好的方法。
首先,双片重叠观察时,单片的黑度仅要求不 ...

我明白你说的意思。双胶片技术是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检测技术。不适所有情况都使用,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处理手段。在RCC-M标准中,就强调了射线检测中使用双胶片技术,在目前的第二代核电技术建设过程中也广泛使用该双胶片技术,且叠合观察。目前,无法给出双胶片技术不如单胶片技术的结论,因为,使用双胶片时,考虑的出发点以及最终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否则采用双胶片技术岂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今天摇一摇出来47个金币
空凝0248 | 2013-1-16 13: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