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 船上克令吊的UT检测问题求教,材质DH36

    [复制链接]
心远路遥 | 2013-7-21 09: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00:},通条性的可能不大,要结合焊接工艺分析。
Tomato | 2013-9-20 13: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3:}
fzdo14 | 2013-10-7 07: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不是斜探头下扩散角的反射波,应该用45度的探头探一下。
fzdo14 | 2013-10-7 07: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不是斜探头下扩散角的反射波,应该用45度的探头探一下。
缺欠 | 2014-5-3 21: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下次在遇到相同的波型,最好换个进口探头试试,相近的角度就可以;或者用示波器检测一下仪器与探头(及探头线)的匹配性,探头使用前测下左右与前后的扩散角,(试块编号118-540-350及118-540-240)还有做检测要多动手动脑,那样会进步加快的.
冰水凉 | 2014-5-4 08: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口探头,结果是一样的。
wjjxuey | 2014-5-5 16: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jjxuey 于 2014-5-5 16:03 编辑

如果两个不同角度的斜探头同样用直射波在同样的缺陷位置发现指示回波(深度差不多且最高波能找到,如本主题所说,30的板,在18-20深度找到缺陷),这种情况一般我认为是缺陷。。。
随着知识面的拓宽,感觉现在NDE这一块的压力越来越大了,传统技术已经渐渐不能适应目前检测发展的趋势。如果不及时充电,提高自身,将很快被...
luolang1314 | 2014-5-5 18: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uolang1314 于 2014-5-6 06:04 编辑

横波一般不会出现幻像波!要排除幻像波,你可以调节高级数字机的重复频率试试看。另外根据你提供的情况,幻像波的可能性不大。
至于该波出现的原因,则值得探讨。首先,如果直探头在母材上检测,拍片未发现目标缺陷,以及解剖着色、返修后复探均未发现相关缺陷,可以明确,该反射波为伪缺陷波!
对于该波是什么原因产生的,则可以试着讨论一下!第一,如图示这样的结构,和平板等厚对接焊缝或非等厚对接焊缝等高面背部形貌产生的伪缺陷回波是有区别的!
第二,如图所示的结构,应该以等高面及图示的背面检测为主要参考指示;在图示检测位置,需要了解声束路径及波型转换情况,如糟老头子所言,制作1:1声程图示,对于排除非相关显示,是有帮助的。斜探头在图示背面无回波(排除缺陷处于盲区),基本说明无缺陷。那种倾斜角度的缺陷,根据坡口设置,坡口未熔合的可能性较大,可以用直探头或者利用声束与坡口垂直入射进行排除。
第三,所提供的信息不足。DH36属于什么材质?粗晶还是细晶?探头参数如何?(前沿多少?)所用设备校核情况如何?灵敏度及参考水平线设置如何?
最好将检测的波形图提供一下。包括各个位置回波情况,必要时候,对静态波形、动态波形进行分析一下。(由于缺少相关参数,所以不能用计算法排除是否为上表面过渡段R弧变型纵波,我简单画了一下,发现这种可能性比较大;需要在过渡段蘸耦合剂拍打或者将过渡段修整,或更换45度探头重新检测排除)
另外,采用70度、60度探头复验时,如果是想排除波型转换的话,应该至少使用45度角度。两 角度相差太近,不利于排除波型转换。
如果仪器、校核都没什么问题的话,如该回波是波型转换波,则可能是横波转换出的纵波。如能排除上表面过渡段R圆弧反射,则细晶材料横波转换纵波比较少见,除非该材质属于粗晶材料,在坡口位置形成异质界面。
你通过蘸耦合剂拍打背部,试图证明是背部波型转换,这个方法在其它情况下,还是比较有效的,但这种情况下,你应该蘸耦合剂拍打探头前面、探头后面等位置。因为,大角度探头上表面回波也会有伪缺陷波显示的。所以采用45度探头,有利于减少上表面回波,使得能量集中在焊缝下半部分。如果是真实缺陷,根据某一个位置定位后,分别在其它检测位置,采用不同检测方法大部分时候都会有显示的,特别是采用其他探头(直探头)或拍片。
返修未发现缺陷,不代表没有缺陷,但是一定要重视肉眼是否观察到缺陷这个结果,较大当量的缺陷,基本上肉眼还是能看到的,即使看不到,Pt、Mt还是能发现的。返修后,真实缺陷的回波同样会发生变化的,如果没有变化,则要考虑是否结构回波的!
枫林晚 | 2014-5-5 18: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楼主所提供的信息里面没有操作上的人为失误,那么有可能是B板材的心部粗晶或者是偏析、疏松等冶金缺陷。缺陷带尺寸很小且有一定方向性,回波也不高,大约在I区有些甚至评定线都不到,连续或断续分布,位置一般在离熔合线约5-10mm的远的母材二分之一厚度处,挖开有时候能看见缺陷,有时候看不见,但按照板材检测标准进行直探头检测却是合格的,甚至没有缺陷回波。如果返修一次依然还有此类现象,有条件的话建议分析下B板材的晶相组织,上报工艺,由工艺部门定解决方案。本人也在实际检测中碰见过类似情况,也有焊工在挖缺陷的时候刨的太快而没看见的可能性。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