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生数学测试水平比不上中国是问题吗?

2013-10-11 11:44| 发布者: 强天鹏| 查看: 1208| 评论: 0

 

一、中美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与比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上最早进行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国家是美国。众所周知,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美国进行了四次大的数学教育改革,分别是:1、新数学运动;2、回到基础;3、问题解决;4、课程标准。每一次改革都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例如新数学运动源于美苏军备竞赛,苏联人率先将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这让发了二次世界大战横财的美国人心理很不平衡,他们认为,科技实力是决定国家强弱的关键,而科技实力取决于基础教育,于是开始了著名的新数学运动。

然而,若干次的教育改革,并没有能让处处逞强的美国人满意,他们甚至为他们的孩子在国际中小学生数学水平测试中表现欠佳而耿耿于怀,也因此对亚洲特别是中国的中小学数学教育产生了兴趣。美国中小学生在国际数学能力测试中的表现不是一般的差,甚至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这与美国这个一向自负的超级大国很不相称,也难怪他们着急。问题是,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中美数学教育之间的这种差异?美国中小学的数学教育真的不如中国?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中国的中小学生在各种国际竞赛中成绩斐然,可中国的科技水平却与人家差了不止一点点,凡是在中国接受过中小学教育的人都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北京大学教授郑也夫说“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没有一个在大陆受过中小学教育”,他认为在中国受过12年中小学教育的人,即使进入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也不会获诺贝尔奖,因为12年的中小学教育把人修理得已没有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是一个考试机器。那么,美国的中小学能培养多少个诺贝尔奖得主?自1972年以来,纽约市的一所中学出了8位(7位物理奖得主,一位2012年化学奖得主)!这所学校是1938年成立的The Bronx High School of Science。除了8位诺奖得主外,该校还有六个毕业生获普利策奖。

美国人在教育问题上纠结,中国人也在教育问题上纠结,不过两国纠结的着眼点不同,美国人之所以纠结是处处争强好胜的结果,他们无法忍受自己的学生考试不如别人。中国人纠结的是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尚没有一人获得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等国际性的大奖,中国大陆的高等教育也没有真正进入世界公认的一流,甚至不如新近崛起的香港几所大学。

科技实力取决于基础教育的观点为全世界所公认,如果说中国的基础教育是世界一流的,为什么一流的教育却造就不出一流的人才?还得指望设立百人计划、千人计划从国外引进人才?我们什么时候能够从那种盲目的阿Q精神中解脱出来?有人甚至声称:“中国的本科教育是世界一流的。”如果我们的中小学乃至大学本科教育是世界一流的,我们也认同科技实力取决于基础教育,那么,我们的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人家又作何解释?逻辑上说不通。

美国中小学数学教育与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孰优孰劣?可能存在一个比较的标准问题,国际数学能力测试能不能说明问题?在多大程度上说明问题?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数学水平?这些问题回答不了,所谓的孰优孰劣是毫无意义的。日本与中国同处于亚洲,日本的中小学数学水平(按照国际数学能力测试衡量)是不弱的,但与中国不同的是,日本的科技实力同样不弱,无论是诺贝尔奖还是菲尔兹奖,他们都不缺。为什么两个同处亚洲、中小学生能力测试水平都不弱的国家科技实力却相差很大?这是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不过这里不想对此展开讨论。我想探讨的是:美国中小学生数学水平不如中国学生的内在根源是什么?有人可能会说:“这个问题很简单,中国的应试教育造就了高分低能。”如果答案如此简单,我们的教育改革就简单了。

从国情看,中国人口众多,不可能让所有的孩子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此外,城乡差别巨大,大城市与小城市差别也很大,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选拔式教育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改变。如果一切是选拔式教育惹的祸,而我们又不可能改变选拔式教育,那么所谓的改革岂不是瞎折腾?脱离了国情的改革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有人说:“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一塌糊涂,他们的科技实力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们把全世界优秀的人才都吸引过去了。”果真如此吗?如果说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人发了才(人才的才),那么,时过境迁的今天,美国人依然依靠的是人才引进吗?美国一所中学出了8个诺贝尔奖说明了什么?中国漂洋过海投奔美国的人不少,如今百人计划、千人计划引进了不少高尖端人才,这些人才在美国本土的地位如何?他们中有多少获得过国际性大奖?美国几乎垄断了诺贝尔奖,也许有人会问:“美国本土人有多少获得过诺贝尔奖?”美国是个移民国家,真正的本土人士也许只有印第安人,如果这么比的话,中国人不比美国本土人差。真正有意义的比较应该是最近一百年左右的历史以及获奖者接受中小学教育所在的国家,换句话说,应该从接受基础教育的时候开始比较。

回到中小学数学教育,中美之间的差别在哪里?我认为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教育理念不同。从教育的角度看,数学有三大功能:(1)思维能力的培养;(2)应用能力(包括计算)的培养;(3)审美能力的培养。历史上,西方将数学归类在哲学范畴,中国则将数学归类为技术范畴,分类的不同体现了数学认识上的差别,也决定了教育方式上的差别。美国中小学教育比较注重学生个性的张扬与兴趣的培养,说白了,喜欢就学,不喜欢可以不学,对技巧与细节也许不那么关心。中国的教育则过于注重技巧与细节,而对于知识的趣味性及内涵的思想则不那么关心。这也就决定了美国的孩子在国际上各种竞赛中表现不如人意,而中国的孩子则显得出类拔萃。令人遗憾的是,数学上的佼佼者最后大多厌恶了数学甚至放弃了数学。我没有统计过,历史上获得过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的人里有多少获得过菲尔兹之类的数学大奖,至少我知道的是中国大陆出身的学者中获得奥林匹克金牌者没有获得菲尔兹奖的记录。

2、文化背景不同。中国无论是文还是武都讲究循规蹈矩,练字需要首先学会临摹,练武需要首先学会一招一式,把式有一点点不标准也不行,必会被师父脚踹或棍棒相加。模仿是中国从古到今的学习范式,最终能够不拘泥于一招一式,自创招式甚至无招胜有招者大多成为大师,但这样的人少之又少。西方更注重个性的张扬,不拘泥于小节与一招一式。记得有一位留洋的博士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他讲到他的孩子在美国学绘画与在中国学绘画的经历。在美国,老师通常是不给参照物,要求学生凭想象画出某个东西,例如,老师可能要学生画太阳,但并不先在黑板上画好一个太阳让学生模仿,学生画好后的第一个问题通常是:“老师,我画得对不对?”中国则不然,通常是老师在黑板上挂一幅太阳画,或者在黑板上先画好一个太阳,然后要学生照着画,学生画好后的第一个问题通常是:“老师,我画得像不像?”这个简单的例子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教育方式。

3、社会背景不同。美帝国主义虽然腐朽,贫富相差也比较悬殊,但他们的社会保障相对比较完善一些,城乡差别不是很大,乡下人不一定喜欢往城里拥,学生的升学压力也不大。中国也存在贫富差别,离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程要走,城乡差别、大城市与小城镇差别巨大,社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升学压力巨大。这些差别决定了美国的教师们可以把教育当成娱乐,中国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与家长则时刻不敢懈怠。对中国的教师而言,能让学生考个好成绩的教育就是好教育,对中国的学生而言,能让自己改变命运的教育就是好教育。

美国的中小学数学教育是否成功不好评说,但美国人纠结于自己的学生在国际数学水平测试中表现不佳显然未见得明智,因为数学能力的检验远远不是一张考卷可以完成的。说到底,评判教育成败的标准既不是学生应试成绩如何,也不是如大学本科教学评估般设立各种评价指标。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学校教育水准的唯一标准是毕业生的社会认同度,而这个度既无法准确量化,也无法立竿见影。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科技实力的强大,百姓生活的富裕,幸福指数的提高才是基础教育成功的根本标志。这就衍生出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该教什么样的数学?

二、我们该教什么样的数学?

据说美国的中小学数学教学很随意,教师也有很多非科班出身,他们的学生远没有我们的学生学得如此辛苦甚至痛苦,从毕业生的社会表现看,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美国的国民素质比中国人差。我们过于注重数学技巧与细节,对于数学知识中蕴藏着的数学思想往往视而不见或忽略不计,这些技巧与细节对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问题是,这些技巧有用吗?它对于学生日后的工作与生活很重要吗?学生不学这些东西会不会影响他们的未来?如果这些东西对他们日后的工作与生活无足轻重,他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些东西?我们常常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干着应试教育的勾当,教了很多百无一用的知识,学生满腹经纶,却没有将满腹的知识转化成内在的能力,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束手无策,更不用说创新了。

数学有三大教育功能,思维能力的培养固然很重要,运用数学的能力更重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问题,用数学的头脑去思考问题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而数学思维能力及运用能力的培养则依赖于对数学的兴趣,这种兴趣来自哪里?来自数学的审美能力。数学的美概括起来大概有这样几个方面:(1)简单性;(2)对称性;(3)奇异性;(4)统一性;(5)抽象性;(6)哲理性;(7)趣味性。爱因斯坦说过:“美在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克莱因说过:“音乐能激发和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一切。”回顾我们的数学课堂,体现了多少数学之美?数学的美如同数学思想一样被湮没在书本中,学生从书本上是看不到的,老师的任务就是要挖掘出掩藏在书本知识背后的思想与美丽并展现给学生。一个精彩的课堂,其结构、形式以及教师的机智都可以散发出数学美的光芒。Proclus对数学有过这样一番富有诗意的评论:

数学就是这样一种东西:

她提醒你有无形的灵魂;

她赋予她所发现的真理以生命;

她唤起心神,澄净智慧;

她给我们的内心思想添辉;

她涤尽我们有生以来的蒙昧与无知。

这段话既是对“数学是什么”的回答,也是对“数学有没有用”的回答。可见数学的三大教育功能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我们该教什么样的数学?简而言之:我们应该教有用的数学!

什么是有用的数学?在这个问题上有一种误解,有人认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就是有用的数学。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固然是有用的,但这远远不是有用数学的全部,甚至不是数学最重要的部分。众所周知,数学是一种思维科学,属于哲学范畴,换句话说,她教给我们的是一种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自然的神秘面纱远远没有被人类完全揭开,数学方法无疑是了解大自然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没有数学,人类将无法真正认识并了解自然。面对神秘莫测的大自然,不仅现有的数学工具是远远不够的,即使是已有的数学工具,我们也远远没有弄清楚到底哪个有用,哪个没有用。特别是最近一个世纪以来,数学、自然科学发展之迅速,已经让科学家们没有能力同时兼顾数学与自然科学,也就是说,数学已经逐渐远离了自然科学独立发展。正由于此,人们并不清楚现代数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或者说,如今的数学对于自然科学到底有没有用?历史上,数学与自然科学殊途同归的例子并不罕见,泛函分析的发展与量子力学的发展就是个典型的例证,CourantHilbert的书《数学物理方法》最终为物理学家所推崇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出现这种有趣的现象并不奇怪,因为数学与自然科学在方法论上是相通的。由此可见,数学的有用体现在两个方面:1、科学的思维方法;2、自然科学与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前者更重要,因为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了解未知的钥匙。

数学课堂,无论是大学课堂还是中小学课堂,我们教了多少有用的数学?我们在不断的改革,我们改革了什么?教材内容增加什么,减少什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什么。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在一个劲地修改课程标准,修改教材,似乎没有多少人真正关心老师实际的教育过程。改革与教育过程形成了两列互不干扰的并行火车。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中国,也发生在美国。也许有人说:“谁说改革与教育过程无关?我们的教材就是改革的成果。”的确,我们出了不少统编教材,可我们应该明白,教材只是教育过程的一个环节而已,老师怎么理解教材,如何使用教材才是最关键的,当你走进现在的数学课堂,再回顾二十年前的数学课堂,你发现有多少变化?这种变化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也许每个亲历者会有不同的感受。

结论: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数学教育改革的重点不应该是什么课程标准,而是教师的实际教育过程,与其花那么多的精力搞什么课程标准与教材改革,不如删掉一些可有可无的内容。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复辟”传统,投入精力大力改善教师的教育方法,提高教有用与有趣数学的能力。这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考试是这个系统工程的总指挥棒,不从根本上有所变革,老师的实际教育过程很难有实质性的改善,我们的中小学生将永远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费劲千辛万苦,不仅学到的大多是毫无用处的枯燥知识,而且磨灭了天性与探求未知的欲望。

作者:曹广福

21

路过
3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4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