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不容易——同济一个博士后英年早逝

热度 44已有 3852 次阅读2013-10-7 15:30 | 同济大学, 学校宿舍, 博士后, 博客, 七天

很多人说:无损检测这个行业太苦!请看看下面的博文就知道,哪一个行业都不容易。

我们可以做的是:

1、在奋斗的过程中爱护自己;

2、量力而行——如果力量不够,不妨缓一点,甚至改变目标。

 

来自科学网:廖少明的博客——同济一个博士后英年早逝

收到同济大学经管学院一位博士后的父亲的邮件,说他的博士后儿子16天前在学校宿舍不幸去世,七天后才被发现尸体高度腐烂。据称,该博士后到同济才九个月,已发表了7篇论文,其中3SCI,应该是很优秀的。奇怪的是,对于这么一名优秀博士后的去世,过了这么长时间,同济大学及其他相关网站都没有予以报道。更可悲的是该校博士后网站也没有刊登任何消息。冷漠至此,实在让人痛心!多么年轻有为的生命啊,让我们一起为他祈祷吧,祝他在天堂一路走好!

 

博士后父亲的信

尊敬的各位校领导、各学院领导们:
  您们好!
  我是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余睿武的父亲,非常冒昧地写这封邮件,是因为,我们需要您们的帮助;是因为,今天,2013年10月3日,我的儿子离开这个世界已经约16天了,可是我们到现在弄明白真相,之所以说“约”,是因为,我们到现在为止都还不知道他究竟是在哪一天离开的。
 
   2013年9月27日上午9点左右博管办打电话与我联系,说学校要中期考核,但是找不到余睿武,询问我们他是否回家。我们当时就坐不住了,心里不免担心,因为他之前一直跟我们说在忙中期考核,在忙论文,不要打扰他,所以已经有若干天没有联系。我们一再请求,让学院请物业的人先去宿舍看看,对方答应后至此电话一直打不通,到了中午我们在上海工作的小儿子决定立即赶赴宿舍,直到近2点,警察,而不是学院,才打电话通知他说是余睿武已经在宿舍猝死,死亡时间在7天以上,小儿子赶到现场后看到人躺在水泥地上,已经高度腐烂,上面苍蝇乱飞,小儿子拍照后一直不敢给我们看......写到这里我实在是难以抑制我的悲痛情,而至此,学院依旧未给我们二老任何通知!
 
  在他34岁的人生历程中,余睿武,一直在学校里渡过,他的母亲是一名普通中学的退休高级教师,桃李满天下,从小我们一直就教育他要成为一名能为国家做贡献、能对社会有用的人,他做到了,并且在我们家族中不负期望一直念书念得最好,到现在为止也是这样。现在整个家族的人都很悲痛,不敢相信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他的身上。

  他是怀揣梦想来的,“选择了同济,就是选择了放心”,他要为祖国争光,要为中国挣得第一枚诺贝尔经济学奖!于是,在2012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系统工程研究所博士毕业后来到了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没想到却从此与我们阴阳相隔。

  上海今年的夏天有多热,呆在上海的人都知道,全中国的人民都知道,60年难遇,40多度的高温,他住在学校提供的教职工宿舍——同济新村的六楼,没有空调,他是怎么熬过来的?他的身体经受了怎样的煎熬?!他日夜写论文,在同济大学9个月的时间里写了7篇论文,其中3篇英文(SCI,EI)。他和我们打电话一直说学院老师要求很高,需要很多文章才能出站,不然要返还所有博士后期间的费用。中秋节,人家都去游玩,而他还要写论文,他这么短的时间内写了这么多文章,还要这么逼他,他的精神得经受着怎样的煎熬?!如此的双重煎熬,要让他怎么活?!

  所有看过他宿舍的人都摇头叹息,太艰苦了!穷徒四壁啊!今天2月份他就把一年的党费都交了,而他的博士后工资只有2000元左右,他发那么多文章的钱都是他自己出的,我们一直从微薄的退休津贴里面在给他资助,在我们收拾他遗物的时候发现他的钱包里面只有区区16块钱!
 
  所有的同学老师都点头夸赞,余睿武是一位好师兄,好学生,好党员,大家都说他太单纯了,是一个踏踏实实做学术的人。就这样一个一心钻研的人,却居然在同济待了9个月,就被活活累死了!!!

  他是一个老党员,他曾跟我们说这里的党一直没有组织活动,后经学院核实,确实一次活动都没有;2013年的春节他没有回家,在食堂里面学生免费三天,他是博士后,不给提供,他连吃了三天‘康师傅’方便面,期间学校没有人去问他关心他;如今,在他死去的这么长时间内学校没有任何人去关心他,问候他,还是在要中期考核了才想起来去找他,之后在我们家长提出要求后才去宿舍破门。如果能早一点发现,早一点给他一个宽松舒适的环境,再多一点人文关怀,我们现在就能看到一个活生生的孩子站在面前。

  从9月28日直到现在我们都没有见到逝者一面,逝者的现场报告和法医的结论照片资料到现在也没有拿到,出了事情,学院根本就没有通知家属,学院一直不配合,经常不接电话,或者干脆关机,对我们不理不睬,豪不关心,实在是在把我们往绝路上逼。我们几天都没有睡,我现在65了,身体不太好,打击非常大,他妈妈也有高血压,前天在宾馆悲痛之时,摔倒在厕所马桶边,跟学院领导联系他们帮忙,开始还敷衍我们,结果却1个小时不回复,再联系的时候就让我们自己解决,太冷漠太冷血,太让人寒心了,我们自己先去校医院,再去新华医院急诊排队,拍ct,x光,发现大脑有积液,是摔倒所致,医生建议要密切观察,之后一天内不能随意走动。

   作为一名优秀党员,优秀学生,优秀毕业生的他,就这么毫无尊严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如果做学术就是这样一个下场的话,让我们这些读书人,怎么安心?又怎么告慰死者?我们把一个健健康康,活生生的小伙子交给你们学院,现在就是这么一个结局,孩子在死前还在推算公式,发表了这么多的文章,为同济大学,为我们国家科研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对于我们,对于同济大学,对于我们国家,花费这么多年,这么多资源培养出来的一个社会栋梁,高端人才,这是多大的损失?!

    现在悲剧发生了,作为家长的我们,只想早点离开这个伤心地,可是现在院里迟迟不露面,现在更是以假期为借口,都避而不见了,院长更是非但没有来看望我们,更即使是我们主动要求下也坚决不见我们,说什么“我们都有事情,不是你说见就能见的”——这是多么令人心寒的话语啊?!
    我们殷切地期望校领导能为我们做主,能展现出百年名校的风度,我们相信同济大学,会给死者一个交代,安心地离开这个世界。
 
 
zhuhuaping 的评论:
国庆回本科母校参加毕业10周年聚会,10年时间,本科同学已走一位,感慨不已;回上海又看到这样的博文,想起上月27、8号博管办老师打电话问我是否认识与本人同住一单元六楼的某某,依稀记得便是余博士,但本人平时待嘉定校区居多,因此也并不识得余博士,万万没想到与我顶天立地(我一楼他顶楼)的博后战友居然仙逝。联想到博士、博士后猝死的众多事件,只希望我们在国内奋斗的科研战友们一定要保重身体。
另外:相信来科学网的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作为同济博士毕业又留母校的博后,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我想说:虽然博后的经历及合作导师的要求因人而异,但学校的普遍要求实际上并不高,实行打分制,中期(1年后)考核各项总分30分及以上,出站50分以上即合格,其中参加国家级项目就是20分,还有10分是平时博后期间参加活动的,这个分很主观,基本上算送的,既然能招博士后,合作导师应该会有国家基金的。有了项目和主观分30分后,只要1篇SCI,或1篇EI期刊+1中文核心(1EI会议或2乱七八糟文章),或4篇EI会议。1篇文章的具体打分:SCI期刊20分(特好文章另外加分),EI期刊15分,同人师[2010]33号文规定的本学科核心期刊论文* ,SCI会议收录论文10分,EI会议5分,中文核心5分,其他乱七八糟的3分,另外,专著、发明专利、科技奖励、软件著作权都有相关的分,如果这些也有,那文章要求就更低了。
其他学科不知道,就我计算机来讲,有些EI期刊(交钱的)与EI会议很多都相当容易,至少对一个合格的博士而言,两年发表1EI期刊和1EI会议不算什么难事。当然,不排除有些合作导师为了成果而大幅度提高出站要求,但这就是需要学校深思的问题,博后究竟是什么,合作导师的合作二字体现在哪里?如果是职工,那请已习惯压榨学生的某些学霸认清合作的含义,不是领导!这不仅是同济大学的问题,而是国内目前博士后,博士生们相对悲惨境遇的根源。
另外关于待遇:平时固定工资3K,中期合格有1万,加上些其他的名目一年差不多5万,另外的经济来源就是国家与上海市的博士后基金外加合作导师的部分资助了。租房有三门路的两室一厅78平左右价格好像是240,本人同济新村一室一厅40多平一个月房租90多点,我选房时记得30多平的是60一个月,都是人民币。余博士是6楼,和我一个单元,估计面积差不多,在上海杨浦区,这种房租价格属于社会主义的房租价格。
合作导师不知情与合作关系的界定有关,就本人来讲,我博士是电信学院,博后在土木学院合作做基础设施监测控制平台的上层网络与应用层,对底层的结构传感,土木结构知识一窍不通,平时来往于嘉定电信学院与本部土木学院,与合作导师见面很少,大多都电话联系,没准哪天我出事故了,合作导师同样也不知道的。我认为这不是问题,博士后本身就是具有独立科研能力的人,又要求跨一级学科,与合作导师必然是合作做跨学科的研究与应用系统,有时更是人脉资源的整合,因此经常往来于多地,相互见面少在情理之中。
总之,我真心希望此类事件是个案,但偏偏又有一位课题组的博士生猝死,而在国家大环境,此类事件也不鲜见,希望各级领导重视科研环境与科研人文建设,这不仅体现对科研的重视,更是对生命的珍重!
 
 
viwaki  2013-10-5 18:50 评论
昨晚看到廖老师的博文“同济大学经管学院一名博后英年早逝”,哑口无言,震惊无比。当年为了考研我还在同济新村蜗居了半年之久。对余博的英年早逝深表痛心和惋惜,对我国科研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和待遇、以及论文发表职称评论等体系深表忧虑。
看了评论,林林总总,在为余博惋惜的同时,对科研制度深恶痛绝者有之,指责同济教授领导冷血者有之,对余父,这位悲伤的老人,邮件中的内容就我的理解说几句话。如若惹大家不快,还望包涵。

1. “上海今年的夏天有多热,呆在上海的人都知道,全中国的人民都知道,60年难遇,40多度的高温,他住在学校提供的教职工宿舍——同济新村的六楼,没有空调,他是怎么熬过来的?他的身体经受了怎样的煎熬?!”,“ 所有看过他宿舍的人都摇头叹息,太艰苦了!穷徒四壁啊!”
------同济新村的楼都是几十年前建的,住宿条件不大好,这个的确是事实,可以想象,房间中估计就一床一衣柜一吊扇了,“家徒四壁”的确是真实写照。据我了解,同济所有学生住宿包括博士生楼都是这样的配制,没有标配冰箱、洗衣机、空调的。青年楼、解放楼估计状况好一些,这点还请同济师生确认。
------同济新村的环境算是很好的,绿草如茵,丛林掩映,俨如农家小院,这样的小区在杨浦都很难得的。
------今年上海夏天的确非常热,特别是八月到九月上旬,60年一遇。在没有空调的房间的确是呆不下去的,对余博后是如何度过这个炎热的夏天,很是难过。但据我所知,同济的宿舍都是自己装空调的,可以租也可以自己买。实在没时间,网上订一个,很快就会有工人上门来装上啊。
------上海9月中旬以来的每日最高气温几乎是逐渐下降,很少有超过33度的,说实话已经没有那么热了。

2. 他日夜写论文,在同济大学9个月的时间里写了7篇论文,其中3篇英文(SCI,EI)。他和我们打电话一直说学院老师要求很高,需要很多文章才能出站,不然要返还所有博士后期间的费用。中秋节,人家都去游玩,而他还要写论文,他这么短的时间内写了这么多文章,还要这么逼他,他的精神得经受着怎样的煎熬?!如此的双重煎熬,要让他怎么活?!
------9个月发了7篇,很佩服如此高产。我们做基础研究的,没日没夜的做实验,搞得要死,一年有1-2篇SCI文章就烧高香了。
------要很多文章才能出站,不同老师的确有不同的要求,至于学院逼他什么的,呵呵,说实话学院才没那么无聊呢。至于压力,哪个没有压力?余博辛苦是肯定的。同时我也说一个事实同济最辛苦的是生科无疑,凌晨两三点都有灯亮着。很多实验室是没有周末,没有暑假的,什么中秋都是没有的。
------至于返还博后期间的费用。这个,我还真不信。有请同济经管学院出来澄清。

3. “今天2月份他就把一年的党费都交了”,”他是一个老党员,他曾跟我们说这里的党一直没有组织活动,后经学院核实,确实一次活动都没有”
------把一身都献给了党和国家。但党不是上帝,党管不了你有没有吃好,管不了你累不累,更管不了你有没有恋爱等等,更何况党爱民这个小同志几十年前就已经丢失了,还有更多的人更需要这个党,即使他不是党员。
------至于党组织活动没有开展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第一是大家都很忙,人很难组织齐。第二是真不知道博士什么的能开展什么党组织生活,怎么开展才合适才有收获。第三大部分人都认为开展没有的党组织生活是浪费时间,还不如拿这个时间去做做实验,看看文献,这也算为党做贡献。
------学院一年至少两次的党组织大会应该是有的。这个有待验证。

4. “他的博士后工资只有2000元左右,他发那么多文章的钱都是他自己出的,我们一直从微薄的退休津贴里面在给他资助,在我们收拾他遗物的时候发现他的钱包里面只有区区16块钱!”
------同济博后待遇只有2000?有待同济的博后证实。
------发文章都是余博自己掏腰包,有待证实。并且发文章不都科研经费出吗?怎么会让博后出?这个也有待证实。

5. “2013年的春节他没有回家,在食堂里面学生免费三天,他是博士后,不给提供,他连吃了三天‘康师傅’方便面,期间学校没有人去问他关心他”
------食堂对学生免费这不就证明同济很好吗?据我所知,同济每年还组织没回家的学生一起吃年夜饭的。
------食堂不给博后提供,是指不给免费提供还是即使刷卡都不卖呢?余博去同济食堂吃饭被拒绝了吗?同济食堂还没这么冷血吧。有待证实。
------至于吃泡面,是没钱吃饭还是实在没地方吃饭非要吃泡面。据我的经历同济食堂的饭菜还是很便宜的,学苑一楼一餐一荤一素三两米饭大约在6块钱左右,这样一个月也就600左右,吃饱没问题(这个有待同济学生证实)。
------那余博的情况就是实在没地儿吃饭了。过年的时候上海的餐馆基本上都歇业的,但新疆餐馆除外。并且菜市场超市都是定时开放的,买到新鲜的蔬菜、必备品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同济新村外就有农工商超市以及一个菜市场。花费一小时炒两个菜吃吃,有必要去吃没有营养又不健康的泡面吗?即使不愿意做饭,去同济食堂吃饭,走路也就十来分钟的事情啊。
------至于过年期间没有人去关心他问候他。的确学校有做得不够仔细。但作为一个成年人,你有问题大可向学院学校提出啊(对贫困学生资金补助、助学贷款之类的同济做得很好的),学校又不是幼儿园,难道还管你有没有吃饱,有没有睡觉吗?

6. “在他死去的这么长时间内学校没有任何人去关心他,问候他,还是在要中期考核了才想起来去找他,之后在我们家长提出要求后才去宿舍破门。如果能早一点发现,早一点给他一个宽松舒适的环境,再多一点人文关怀,我们现在就能看到一个活生生的孩子站在面前。”
------回到上面那个没人关心,没人问候的话题。都博后了,特别是社会科学的博后,又不用没有去实验室做实验(不知道有没有实验室),每个人都很自由的,学校难道还应该去查寝吗?余博的亲弟弟在上海都不知道哥哥的行踪,更何况那些跟他见面不多感情不深的师弟老师了。
------至于什么活生生的孩子。我冒昧的说一句,都成年人了,都而立之年的成年人了,他就应该为自己的生活、工作、情感等负责,他不是一个孩子。学校更不会把他当孩子。

7. “从9月28日直到现在我们都没有见到逝者一面,逝者的现场报告和法医的结论照片资料到现在也没有拿到,出了事情,学院根本就没有通知家属,学院一直不配合,经常不接电话,或者干脆关机,对我们不理不睬,豪不关心,实在是在把我们往绝路上逼。我们几天都没有睡,我现在65了,身体不太好,打击非常大,他妈妈也有高血压,前天在宾馆悲痛之时,摔倒在厕所马桶边,跟学院领导联系他们帮忙,开始还敷衍我们,结果却1个小时不回复,再联系的时候就让我们自己解决,太冷漠太冷血,太让人寒心了,我们自己先去校医院,再去新华医院急诊排队,拍ct,x光,发现大脑有积液,是摔倒所致,医生建议要密切观察,之后一天内不能随意走动。
   作为一名优秀党员,优秀学生,优秀毕业生的他,就这么毫无尊严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如果做学术就是这样一个下场的话,让我们这些读书人,怎么安心?又怎么告慰死者?我们把一个健健康康,活生生的小伙子交给你们学院,现在就是这么一个结局,孩子在死前还在推算公式,发表了这么多的文章,为同济大学,为我们国家科研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对于我们,对于同济大学,对于我们国家,花费这么多年,这么多资源培养出来的一个社会栋梁,高端人才,这是多大的损失?!

    现在悲剧发生了,作为家长的我们,只想早点离开这个伤心地,可是现在院里迟迟不露面,现在更是以假期为借口,都避而不见了,院长更是非但没有来看望我们,更即使是我们主动要求下也坚决不见我们,说什么“我们都有事情,不是你说见就能见的”——这是多么令人心寒的话语啊?!”
------这一段,是最不想说的。
------” 把一个健健康康,活生生的小伙子交给你们学院,现在就是这么一个结局”,对于这句话。大学真不是幼儿园,更不是给别人看护孩子的。
------能否给出法医公安局的死亡确认报告。具体是因为什么?猝死?疾病?
------能否给出学校提供的赔偿条件?以及你们期望的赔偿是什么?
------至于冷血,我亲眼看到同济一个学院的副院长为一个陌生的非同济人的突然逝去而失声痛哭。至于余博家人的痛苦很多人也感同身受。说到冷血,万不能相信。
------希望能给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学校。

8. 一点感想。
------真有意立志科研(我曾经是这样一个人,现在还算是半个),首先你得照顾好自己,能让自己好好的,不用父母担心的生活下去,倘若没有这个独自生活的能力,那就去学,实在学不会,那就去找到一个真心相爱的人来照顾帮助你,倘若找不到一个这样的人,那就不要做科研了,无法让你的生命机体正常的运转下去,拿什么本钱来做研究?
------十一游同济,网球场边上的一条横幅有这样一句话“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才是真理,共勉。
1

路过

雷人
38

握手
1

鲜花
1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回复 学无止境 2013-10-8 06:46
引以为戒~~~~
回复 zsyfsg 2013-10-8 10:35
  
回复 梁金昆 2013-10-8 11:19
默默无语泪两行。
回复 wjjxuey 2013-10-8 15:57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话糙理不糙,但实际情形中又有多少人是明知山有虎又是偏向虎山行的呢?现实的情形所逼,有的时候没有办法不妥协啊。。。
回复 朱从斌 2013-10-8 18:54
借用梁老的“默默无语泪两行”,顺祝无损检测同行们身体健康,也祝梁老身体健康。
回复 liurong 2013-10-10 09:01
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人,如何做好科研!
惋惜!
值得我们思考现在的“教育”体制?
回复 your0364 2013-10-18 18:53
要向领导学习,吃香喝辣的还能活到八十九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