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与原子弹:哪个更危险?——江晓原

热度 10已有 933 次阅读2011-9-22 23:26 | 泄漏事故, 核电站, 原子弹

核电站与原子弹:哪个更危险?

江晓原

核电站与原子弹:哪个更危险? - 江晓原 - 东边日出西边雨——江晓原的网易博客

只报喜不报忧的“核电科普”

  在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闹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我不止一次被媒体在采访中问到同一个问题:为何在书店找不到关于核泄漏、核辐射等方面的科普书?当然随后许多出版社马上就炮制出了一大批这方面的“急就章”书籍,但在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之前,我也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也许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人注意过。

  当时我对媒体的回答是:这和我们对科普的认识误区直接有关。我们多年来把科普看作一种歌颂科学技术的活动,在传统的科普理念中,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任何危害和负面作用,都被排除在科普内容之外。例如有关核电科普,总是强调核电的“高效”和“清洁”,以及现代核电站是如何“安全”。但对核电站可能的危害则几乎总是绝口不提。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通常被认为是“环保”的话题,而不是科普的题中应有之义。

  核电的“高效”,到现在为止似乎尚无问题,但“清洁”就很成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因为核电站不冒出火电厂烟囱通常要冒出的烟——现在还有更时髦的说法是碳排放——就断定核电站更清洁。

  一座核电站只要一开始运行,即使是完全正常的运行状态,也不可避免地会有核辐射散布出来。核辐射无声无色无味,杀人伤人于无形,怎么能说是“清洁”的呢?当然,核电专家会向我们保证说,核电站在设计上有多重保障,即使有核辐射,也足以确保这些辐射是“微量”的,不会对人体有任何伤害。

  但更大的问题是,一旦发生了福岛核电站这样的泄漏事故,辐射污染全面进入土壤、空气和海水,还谈什么“清洁”呢?换句话说,核电站对环境的潜在的污染可能性,远远大于火电厂的那些烟尘排放。

核电站比原子弹更危险

  在我们地球上,核电站重大事故至少已经发生了三起: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三里岛核电站事故、福岛核电站事故。小的事故就更多了,只是外界不曾注意而已。原子弹当然在核试验中爆炸过多枚了,真正用于战争而投放的则有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爆炸的两枚。但上述爆炸当然都不是事故,因为都是在受控状态下进行的。

  那我们可不可以说:世界上的核电站至少已经发生过三起重大事故,而全世界的原子弹还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因而,核电站比原子弹更危险?

  也许有人会争辩说:谁敢保证原子弹没有发生过事故?即使发生了事故,军方也一定会全力将其掩盖起来。但电力公司也同样有掩盖核电站事故的动机,而原子弹如果真的出了重大事故,恐怕谁也没有能力面对无孔不入的西方媒体长期将其掩盖。

  事实上,核电站确实比原子弹更危险——而且危险得多。

  这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核电站是要“运行”的,它要持续进行核反应,而投放爆炸之前的原子弹,并不处在“运行”状态中。

  在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有一个已经去世15年的日本人平井宪夫,重新被世人关注。因为他的遗作《核电员工最后遗言》早已预言了福岛核电站今天的命运——事实上现在的事态比他的预言更为恶化。

  平井宪夫是核电技师,生前参加过日本多座核电站的建设(包括福岛核电站),后来因为长期遭受核辐射罹患癌症,遂成为废除核电运动的积极分子,58岁时去世。他的《核电员工最后遗言》的最大价值,在于提供了来自核电建设和运行第一线的真实情况报告——这些情况与公众常见的“核电科普”以及核电专家的安全承诺大相径庭!

核电站的三个致命问题

  平井宪夫书中最重要的贡献,是指出了如下事实:核电专家在纸面上设计出来的“绝对安全”的核电站方案,实际上是无法在施工和运行中实现的——因为人在核辐射环境中,生理和心理都使他无法正常工作。所以核电站无论设计多么合理,理论上多么安全可靠,在实际施工和维护时总是难以绝对保证质量。而设计核电站的人,当然不是那些在现场核辐射环境中施工或检修的工人。

  平井在书中举过一个例子:有一次运行中的核电机组一根位于高辐射区的螺栓松了,为了拧紧这根螺栓,不得不安排了30个工人,轮番冲上前去,每人只能工作几秒钟,有人甚至扳手还没拿到时间就到了。结果为了将这根螺栓拧紧三圈,动用了160人次,费用高达400万日元。

  平井告诉读者,核电站总是将每年一度的检修维护安排在冬季,为的是可以招募农闲时的农民或渔民充当临时工,因为电力公司的员工们谁也不愿意去核辐射环境中工作。

  核电就是这样一种要求工人定期在核辐射环境中工作,而且还会使周边居民长期在核辐射环境中生活的工业。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反人道的工业。

  核电站的另一个致命问题,是它运行中所产生的放射性核废料。世界各国都为此事大伤脑筋,至今也没有妥善的解决办法。在这样因循苟且的状态中,核废料继续分分秒秒在产生出来,堆积起来。日本的办法,起先是将核废料装入铁桶,直接丢进大海(想想日本的渔业吧),后来决定在青森县建立“核燃基地”,计划在那里堆放300万桶核废料,并持续管理300年。美国则计划在尤卡山的地下隧道存放77000吨高放射性核废料,但不幸的是他们现有的核废料已经足以填满尤卡山。而以核电产生的废料放射性钚239为例,它的半衰期长达24000年,持续管理300年又有什么用呢?

  核电站还有一个非常怪诞的问题——如果说世界上竟有一种只能开工运行却无法关闭停产的工厂的话,那大概就是核电厂了。因为核电厂的核反应堆只要一开始运行,这个持续高热的放射性怪物就如中国民谚所说的“请神容易送神难”——停产、封堆、冷却等等,都需要持续花费极高的成本。例如,此次出事的福岛核电站一号机组,据平井宪夫披露,原本计划运行10年就要关闭的,结果电力公司发现关闭它是个极大的难题,只好让它继续运行。如今它运行了40年终于出事。

  核电站的上述三个问题,对原子弹来说都不存在。所以,运行核电站不是比存放原子弹更危险吗?核电站不是比核军备更应该反对吗?

追问核电:我们为什么要用越来越多的电?

  全球的核电发展会因为福岛核电站事件而停滞吗?各国都有一些激进人士主张完全废止核电,但另一些人士则认为应该积极发展核电。主张发展核电的人甚至提出了“核电就是魔鬼,也只能与它同行”的说法。

  要评判这个说法,首先应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总是不断地、毫无节制地增加对电力的需求?

  现在,几乎全世界的人都在埋头奔向一种叫做“现代化”的生活,而且已经停不下来了。我们正在一列叫做“现代化”的欲望特快列车上。我们已经上了车,现在发现谁都不能下车了,而且也没人能告诉我们列车将驶向何方。更可怕的是,这列列车不仅没有刹车机制,反而只有加速机制。事实上,可以说我们已经被科学技术劫持了,或者说被“现代化”劫持了。正是在这种状态中,导致我们无休无止地增加对电力的需求,以满足我们贪得无厌的物欲。

  如果没有切尔诺贝利,没有福岛,也许我们还有理由停留在“现代化”的迷梦中,但事到如今,我们实在应该梦醒,应该反思了!如果只能与魔鬼同行,那我们就应该问问,我们为什么还要在这条路上走呢?


路过

雷人
9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9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福州张 2011-9-24 16:42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凡事有一利则有一弊。
回复 szlinxd 2011-9-25 10:06
听听真可怕啊~~~
回复 paddyndt 2012-1-8 13:26
确实可怕。。。。。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