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_{2−x}Se:新型热电材料

2012-3-27 08:04| 发布者: 强天鹏| 查看: 1952| 评论: 0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以及美国的有关单位科研人员合作,研发出一种新型热电材料——Cu2−xSe,可以使汽车发动机的余热或者其他工业的废热加以利用。过去热电材料一直被用来为航天器提供动力,从阿波罗到现在前往火星的着陆车,都使用了热电材料。然而最近,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已经开始将这些材料的应用研究转向新型绿色能源的开发,向普遍实用化迈出了新的一步。这项研究成果2012年3月11日在《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网站发表(Nature Materials,DOI: doi:10.1038/nmat3273

2012-03-liquid-like-materials-pave-thermoelectric-devices.pdf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研究员史迅(Xun Shi)、陈立东(Lidong Chen,)、张文清(Wenqing Zhang、许钫钫(Fangfang Xu),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Huili Liu等与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的Qiang Li,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 的Ctirad Uher,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Tristan DayG. Jeffrey Snyder合作,提出在固态材料中引入具有局域“液态”特征的离子来降低热导率和优化热电性能,突破晶格热导率在固态玻璃或晶态材料上的限制。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材料学》杂志,并申请中国发明专利。审稿人对该文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拓展了已有的“声子玻璃—电子晶体”概念至“声子液体—电子晶体”,为热电材料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史迅介绍说,热电转换技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塞贝克(Seebeck)效应和帕尔贴(Peltier)效应实现热能与电能直接相互转化,在工业余热和汽车尾气废热发电等领域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热电技术的能量转换效率主要取决于材料的本征物理特性,通常可由热电优值来衡量,而热电优值取决于材料的Seebeck系数、电导率、热导率和绝对温度。

传统的高性能热电能量转换材料为固体晶态化合物。近年来,以方钴矿和笼合物材料为典型代表的笼状化合物热电性能的优化,以及通过纳米结构降低晶格热导率提升热电性能的研究均取得了显著进展,其热电优值超过1.5。然而,晶态化合物中晶格热导率的降低受制于结构的长程有序性,其最低极限(最小晶格热导率)与完全无序的玻璃态相当,限制了热电性能继续优化的空间。

史迅等人发现了一类具有“声子液体—电子晶体”特征、完全不同于传统晶态热电化合物的新型热电材料体系,拓展了热电材料的设计理念。研究表明,在具有高温反萤石结构的半导体硒化二铜化合物中,硒原子可形成相对稳定的面心立方亚晶格网络结构,而铜离子则无序分布在硒亚晶格网络的间隙位置进行自由迁移。硒亚晶格提供了良好的电输运通道,具有“液态”特征的可自由迁移铜离子不但可强烈散射晶格声子来降低声子平均自由程,而且由于消减了部分剪切方向晶格振动横波模式而降低了材料的晶格热容,突破了晶态和玻璃态材料的晶格声子热振动与输运限制。

初步结果表明,硒化二铜显示了优良的热电性能,其热电优值可超过1.5,与目前发现的高性能晶态热电材料相当,并有望通过优化掺杂等手段进一步提升。同时,该研究工作提出的“声子液体”概念可以很好地解释许多含铜和银离子的半导体材料中发现的电热输运行为及其规律,为新热电化合物的探索以及传统热电材料性能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新的方向和途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闫洁)

6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6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