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科 发表于 2014-4-7 12:20:56

林语堂是何许人也?

本帖最后由 李济科 于 2014-4-7 12:34 编辑

    杨振喜在《枥下集》中说,一个曾经在他们单位劳改的右派坚持说:“中国近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林语堂,不是鲁迅!”这个“右派” 的话,我并不赞成,我至今认为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常在夜深人静时,流泪看他写的《纪念刘和珍君》等文章。    然而,林语堂是何许人也?我为什么对他一无所知?这是什么原因?近一两年来,我在网上搜到了一些关于他,以及他和鲁迅先生关系的资料,知道了他的文学,他传播的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很大。    关于林语堂在世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我摘录几段网上文字:   简介1: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乳名和乐,名玉堂,后改为语堂,中国文学家、发明家。福建漳州龙溪人,生于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曾任北京大学英文系主任、厦门大学文学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等职,1940年和1950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林语堂晚年的心愿是编写一套汉英辞典,将毕生所学凝聚其中,以供后人之用。为此,他倾注了大量心血,终于以七十七高龄完成了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当代汉英词典》。1976年3月26日在香港去世。    简介2: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  书评1:    林语堂把许多历史悠久的哲学思想滤清,配以现代的香料;他根据个人独特的创见,用机智、明快、流利动人的文笔写出一部有骨子、有思想的著作。作者在书中讨论到许多问题,见解。  ——《纽约时报》书评副刊   书评2:    在《我的话》中,林语堂这样评价自己,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确,林语堂终其一生,都在做中外文化交流的躬耕者,一生著作六十多部,其中大部分以英文写作。他向世界介绍中国,也向中国介绍世界。   ——凤凰网   书评3    五十年前真正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是林语堂。   ——瑞典文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教授   书评4    我所知道的林语堂先生,其实就是,很难得的兼具有“君子”和“文艺复兴人物”之长的人。前者比后者多一份优游园林的隐逸雅致,后者比前者多几分新时代男儿的慧黠矫健。……林语堂先生的著作又多又好又极富使命感,百年之内恐怕很少有人能接近他所缔造的光荣纪录。   ——台湾著名散文作家张晓风     林语堂比鲁迅先生小十四岁,曾经是鲁迅先生麾下的一员悍将,《语丝》的主要撰稿人,他们共同横扫封建文化、官场文化,是肩并肩的“战友” 。由于北京环境凶险,他先去了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后又招鲁迅先生同去,他视鲁迅先生为父兄。人无完人,林语堂似乎缺少鲁迅先生的韧性,大概患了“革命疲劳症” ,喊出了“我要幽默了” 的口号(但请注意,他决不会做反革命)。他的这一行动,对眼里“不容沙尘” 的鲁迅先生来说,不能容忍,似乎是说:面对血淋的白色恐怖,你幽默什么?由于思想隔阂,加上林语堂口无遮拦,因误会,他和鲁迅先生吵过几次,关系出现裂痕,以至决裂了。下面是摘自网上的几段文字:1932年底,蔡元培和宋庆龄有感于外籍人士牛兰夫妇绝食抗议、陈独秀被捕等一系列政治事件,成立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专门营救被政治迫害的文化名流,争取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林语堂是蔡元培的英文秘书,宋庆龄又是他敬佩之人,他理所当然地担任了宣传主任,是仅次于蔡、宋和杨杏佛的第四号人物。林语堂曾说过“决不做政治家”,但是民盟只是民间组织,干的又是营救生命之事,与他的宗旨不冲突,他的土匪心又复活了,干劲十足地投入了民盟的日常工作。他拿起笔来,讽刺嘲笑中外法西斯。  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后,加大了对文化领域的控制。民盟的活动,让南京当局很恼火,想暗地里除之而后快。蔡元培和宋庆龄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名望,杀掉他们,波动太大,他们选择了向杨杏佛下狠手,杀鸡给猴看。   1933年6月18日,杨杏佛乘车刚驶出中央研究院的大门,就响起几声沉闷的枪声。杨杏佛即刻伏住身边的少年,背部中了好几枪,当场死亡。研究院隶属的法租界明令不准许有政治暗杀的行为,南京政府居然胆敢在这里下手,足见他们镇压民盟决心之大。      好友的故去让林语堂悲痛欲绝,更让人难过的是,他和鲁迅又产生了误会。   6月20日,举行杨杏佛的入殓仪式。林语堂正在被严密监控,出不得门。鲁迅去后没有见到语堂,很生气,“这种时候就看出人来了,林语堂就没有去,其实,他去送殓又有什么危险!”    事实上,据《申报》报道,林语堂参加的是7月2日杨杏佛的出殡下葬仪式,也是冒着生命危险去的。那一次,鲁迅没有去。    林语堂没有向鲁迅解释。他觉得清者自清,没有必要自我辩护。    然而,鲁迅对林语堂的印象就此大打折扣,两人的裂缝朝着不可避免的方向越拉越大。       其间,又发生了几件小事。    在一次饭桌上,几个广东籍作家兀自讲粤语,说得兴致盎然,其他人听不懂,想插嘴都插不上。林语堂故意讲一口流利的洋泾滨英语,表示是鸡同鸭讲,逗趣一番。没料到鲁迅厉声到:“你是什么东西!难道想用英语来压中国的同胞吗?”林语堂哑口无言。以前据理力争,因为争得起。现在的景况,是没有必要了。有人说,他是怕了鲁迅;也有人说林语堂聪明,明知争不过,不如装“气量、风度”,输也光彩。   有友人在上海大观楼补摆婚宴,鲁迅来得晚,一看见林语堂夫妇在座,二话不说抬腿就走。而他的《天生蛮性》一文,只有三句话:   辜鸿铭先生赞小脚;   郑孝胥先生讲王道;   林语堂先生谈性灵。   辜鸿铭是前清遗老,郑孝胥是伪满总理,把林语堂和他们相提并论,鲁迅的鄙夷之情可以想见。   两年之后,林语堂远赴美国,终此一生,两人再没有相见。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肺结核不治而亡。4天后,林语堂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鲁迅与我相得者二次,疏离者二次,其即其离,皆出自然,非吾与鲁迅有轾轩于其间也。吾始终敬鲁迅;鲁迅顾我,我喜其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大凡以所见相左相同,而为离合之迹,绝无私人意气存焉。”     我是读鲁迅先生文章长大的,至今我认为他写的反封建文章,入木三分,无人可及,我崇拜他,高于中国的任何文人。对林语堂,我所知甚少,我没读过他一篇文章,从网上资料看,觉得他似乎有些“冤枉” 。不过,在专制恐怖年代,革命者之间,也常闹误会。鲁、林二位大师之间,情同父子。父子之间,也有误会,令人痛心!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但以鲁迅先生划线,似乎他批评、批判过的人,都不是好人,却是错的。典型的例子,就是文革中大批鲁迅先生说的“四条汉子”( 田汉、阳翰笙、夏衍、周扬)。不能因为鲁迅先生,而封杀林语堂的文章,让我们的子孙,对这位世界尊敬的中国的文学大师,毫无所知。

liuhonghui 发表于 2014-4-12 16:55:08

本帖最后由 liuhonghui 于 2014-4-12 17:00 编辑

鲁迅的文章是怀着对同胞的爱写的,写的尽是丑陋,相比柏杨,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也说“拨开伤口引起疗伤的注意”。柏杨后来成了一名基督徒。林语堂早年是一名基督徒,他30岁左右时告诉他父亲,他要改做一名儒教徒,写了中国人一书,漂亮的中国人。还有一名儒家学者陈寅恪,是后来者了,写过儒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李济科 发表于 2014-4-13 10:40:28

谢谢评分和回复。不瞒诸友,我也是个不大虔诚的基督徒!

心心 发表于 2014-4-13 19:06:53

基督教也是一种信仰

nde7225030 发表于 2014-4-14 07:18:51

:victory:

gqking1982 发表于 2014-4-17 12:57:19

是基督徒、是佛教徒、是革命家都无所谓,因为一点能让世界和谐,就是爱,有爱有世界,无爱征途路!
现实就是这样,为了利益、纷争难免、为了权力、各耍手段,没有真正的绝对,只有绝对的真实!所以说,看文章,分析人物,千万别有结合作者处境去遐想,你永远理解不了作者真实的想法,只有作者能主导你想象的空间,文学就是一场思想的占有率,你喜欢谁真的就会站在谁的一边,这就是作者的成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林语堂是何许人也?